马薛里吉思
元朝官员。景教徒。原籍撒马尔罕。祖父可里吉思,父灭里,外祖撒必皆为太医。至元五年(1268),应召至大都(今北京)任舍里八赤(舍儿别赤,蒙古职官名)。九年(1272),奉命随赛典赤往云南。十四年(1277),晋宣命虎符怀远大将军、镇江府路总管府副达鲁花赤(镇守官)。因虔信教法,矢志弘扬基督教理,任职五年后休官,致力于创修寺院,相继于镇江建大兴国寺、云山寺、聚明山寺、甘泉寺;丹徒县开沙建四渎安寺,黄山高安寺;杭州大普兴寺等七寺院。还在云山和聚明山二寺下建立景教公墓。
元朝官员。景教徒。原籍撒马尔罕。祖父可里吉思,父灭里,外祖撒必皆为太医。至元五年(1268),应召至大都(今北京)任舍里八赤(舍儿别赤,蒙古职官名)。九年(1272),奉命随赛典赤往云南。十四年(1277),晋宣命虎符怀远大将军、镇江府路总管府副达鲁花赤(镇守官)。因虔信教法,矢志弘扬基督教理,任职五年后休官,致力于创修寺院,相继于镇江建大兴国寺、云山寺、聚明山寺、甘泉寺;丹徒县开沙建四渎安寺,黄山高安寺;杭州大普兴寺等七寺院。还在云山和聚明山二寺下建立景教公墓。
古印。已收存者有8颗。其中7颗是乾隆四十年(1775)颁给的官印,一为五十年(1785)颁给。前7颗形方,边厚10. 6厘米,厚3.1厘米。背有小型虎纽,高6. 5厘米。边镌有汉文“乾隆肆拾年玖月 日
见“克孜库瓦尔”(988页)。
书名。2卷。明天启元年(1621)祁尔光撰。本书取材于宋代至明中叶有关西夏史籍、宋人文集、笔记等,叙述宋仁宗一朝与西夏景宗李元昊时期的有关史事,以宋与西夏故事,喻明朝与新兴的努尔哈赤后金汗国事,即以“
见“耶律夷腊葛”(1325页)。
见“旱金莲”(1079页)。
即“豆莫娄”(983页)。
即“乙失钵”(4页)。
学校名。清宣统二年(1910)创办。校址设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仅接受蒙古王公子弟入学,不收牧民及其它各族学生。招生名额按旗摊派。经费由西宁办事大臣从丹噶尔厅盐税中拨给。草创之初,有教习1人,学生10余
黄帽派喇嘛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邻。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朝政府为庆祝玄烨60寿辰,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寺南向,形制仿汉式建筑。前有天王殿。继进为前殿3楹、左右配殿各3楹。正殿七楹,左右配
见“察合台”(2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