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隋书

隋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隋唐魏征(580—643)、长孙无忌(?—659)等奉敕监修,参加执笔者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85卷,包括帝纪5卷,志30卷,列传50卷。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入唐官至侍中,封郑国公。无忌字辅机,鲜卑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官至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书分两部分成编,贞观十年(636),完成纪、传。十五年(641),于志宁、李淳风等奉命编写志,于显庆元年(656)撰成梁、陈、北齐、周、隋五代之志。因其他各书已单行,遂附于此书。纪、传载隋文帝开皇元年至炀帝大业四年(581—618)共38年历史。十志记五代典制,兼及整个南北朝时期,并上溯汉魏,以详今略古、详北略南为特征。纪传及志中皆包含着不少民族史资料,许多鲜卑、匈奴等人物都立传叙述。尤其是东夷、南蛮、西域、北狄列传分别记载了高丽、百济、新罗、靺鞨、流求、倭国;林邑、赤土、真腊、婆利;吐谷浑、党项、高昌、康国、安国、石国、女国、焉耆、龟兹、疏勒、于阗、钹汗、吐火罗、挹怛、米国、史国、曹国、何国、乌那曷、穆国、波斯、漕国、附国;突厥、西突厥、铁勒、奚、契丹、室韦等情况。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朝聘往来等,是研究隋朝民族史及中外交通史的珍贵资料。书初刊于宋天圣二年(1024)。现有宋刻递修本、明南北国子监本、汲古阁本、淮南书局本、武英殿本、百纳本等,197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赛景初

    元末明初曲家、书法家。回回人。先世西域人。赛典赤·瞻思丁后裔,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乌马儿之子。幼年从回回书法家巙巙学书,笔法工妙,深得其师嘉许。曾授常熟判官,与张宪、丁鹤年等人友善。元末张士诚踞吴时,于其

  • 撒尔塔

    东乡族自称,又译撒塔、撒里达、撒尔塔兀勒、撒尔塔黑台、萨尔塔郭勒、萨尔塔克沁、沙尔达固找、沙尔塔套尔、西尔达克沁。源自梵语sarta,意为“商贾”,泛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东乡族中广泛流传自己的祖先源于

  • 项烈

    见“萧斡”(1991页)。

  • 绥远协议

    《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的简称。1949年6月8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傅作义双方代表组成的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商签订。共6项17款

  • 城郭诸国

    指西域各城邑之邦。《汉书·西域传》:乌孙“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汉书西域传补注》认为此“诸国”指姑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温宿(今新疆乌什)、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据《汉书·西

  • 鲁兀

    见“罗武”(1415页)。

  • 木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称穆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穆河在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北860里。今有人考定在黑龙江右侧漠河流域。

  • 三河

    黄河河源三河交汇处。蒙古语称古尔板,藏语称索尔马,叠称“古尔板索尔马”,意为三河。《蒙古源流》作“锡里木济之三河交会地方”。清代作琐力麻川。据《卫藏通志·黄河》注云,该三河由阿尔坦河与巴尔哈布山水(自

  • 文程

    清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乔噶木克氏。世居科尔沁地方。后金建国初归附,授辖员。天聪三年(1629),升梅勒章京,从征明至通州,败明经略卢象升兵。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复败洪承畴兵。论功授

  • 阿勒泰岩画

    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所辖阿勒泰、布尔津、富蕴、青河、吉木乃、哈巴河、福海等地,已发现岩画近千幅。时代从公元前1千年左右延续至蒙元时期,是历代游牧于此的各游牧民族的遗迹。羊、鹿等各类动物以及狩猎、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