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噶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牧地环锡林河(今西林河),东至浩齐特界,西、北接阿巴哈纳尔旗界,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塔尔尼库同始名所部曰阿巴噶。原役属于察哈尔,后畏林丹汗侵逼,往依喀尔喀。崇德四年(1639),诺颜多尔济率部归附后金,六年,授札萨克卓里克图郡王,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巴颜额伦,会盟于锡林郭勒盟。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牧地环锡林河(今西林河),东至浩齐特界,西、北接阿巴哈纳尔旗界,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塔尔尼库同始名所部曰阿巴噶。原役属于察哈尔,后畏林丹汗侵逼,往依喀尔喀。崇德四年(1639),诺颜多尔济率部归附后金,六年,授札萨克卓里克图郡王,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巴颜额伦,会盟于锡林郭勒盟。
东北名产。清代索伦人以打貂为世业,皮以赫哲所产最佳。东贡,莫贵于貂与珠,被定为岁输皇宫之物。定制:布特哈官兵(打牲八旗)及散户,每年每户少则纳皮1张,多则无限。每逢草青(五月),该官兵人等齐集齐齐哈尔
见“阿旺成勒嘉措”(1244页)。
五代初河西地区地方政权。参见“西汉金山国”(708页)、“张承奉”(1181页)。
瑶语音译,意为“平地瑶”。部分瑶族自称。分布于广西恭城、富川和湖南江华等地。居地较为平坦,又因长期与汉族多有交往或杂处,故在瑶族中生产力水平较高,大多说汉话。
489—571东魏、北齐大臣。代郡人,鲜卑侯莫陈氏(后改陈氏)。北魏第一领民酋长侯莫陈伏颓(一作“社伏颓”)孙,朔州刺史斛古提子。7岁丧父,及长,从高欢起兵。太昌元年(532),以韩陵败尔朱氏战功,封
书名。唐刘禹锡(772—842)撰。30卷,外集10卷。禹锡字梦得。其先世为匈奴独孤氏,北魏东雍州刺史刘亮七世孙,生于浙江嘉兴。精于古文,善五言诗。贞元(785—805)进士,曾任淮南节度使杜佑之掌书
见“钦察汗国”(1668页)。
东汉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陆山(今湖北荆山、南漳一带)蛮。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率族众起兵,后遭武威将军刘尚镇压,族众7千余口被徙置江夏(今湖北武昌、安陆一带)界内,后称“沔中蛮”或“槃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镇南王※脱欢孙,脱不花子。泰定二年(1325),父卒,年幼,以叔父帖木儿不花袭王位。天历二年(1329),袭父爵,镇扬州。至正七年(1347),奉命平定集庆起义军,继与叔父威
东汉时佛教译经师。原籍西域安息国。出身商人。灵帝(167—189)末年,自西域至洛阳贩货,曾官至骑都尉。性温良谦恭,常以法事为己任。通习汉文后,即致力于佛典翻译。曾与临淮人严佛调合作,译经2部。其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