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府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东南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治所即今吉林长白朝鲜自治县所在地长白镇。辖域周围70余里。东界吉林延吉府,西接吉林濛江州,南界朝鲜,北邻吉林桦甸、敦化二县。汉属扶余、挹娄地。唐为渤海属地。明属建州卫鸭绿江部。清初太祖收其地,附于吉林。光绪三十三年,析兴京府临江县东境及吉林省南境长白山北麓龙岗后地,置府。治八、九、十道沟之间塔甸。宣统元年(1909),增置安图、抚松二县隶之。民国二年(1913)改为长白县。清末至民国初年,治内杂有朝鲜、汉、满、蒙古、回等族居住。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东南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治所即今吉林长白朝鲜自治县所在地长白镇。辖域周围70余里。东界吉林延吉府,西接吉林濛江州,南界朝鲜,北邻吉林桦甸、敦化二县。汉属扶余、挹娄地。唐为渤海属地。明属建州卫鸭绿江部。清初太祖收其地,附于吉林。光绪三十三年,析兴京府临江县东境及吉林省南境长白山北麓龙岗后地,置府。治八、九、十道沟之间塔甸。宣统元年(1909),增置安图、抚松二县隶之。民国二年(1913)改为长白县。清末至民国初年,治内杂有朝鲜、汉、满、蒙古、回等族居住。
清朝守卫中俄边界的八个驻防旗。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为加强呼伦贝尔地区中俄边界的防卫,经黑龙江将军珠尔海奏请,始建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市),由布特哈调来索伦、达呼尔、陈巴尔虎、鄂伦春兵丁共3千名
见“凡察”(129页)。
?—1676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乌梁海氏。居喀喇沁地方。图萨子。顺治元年(1644),袭牛录章京。七年(1650),恩诏,加一云骑尉。十八年(1661),从定西将军爱星阿等追获明桂王朱由榔。康熙十
见“伊秩訾王”(808页)。
见“耶律贤”(1302页)。
即“老人会运动” (688页)。
?—33东汉时西域莎车王。※延子。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袭父位。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年,以匈奴肆扰,率周邻诸国兵拒击之,卫护故都护吏士等千余人。檄书河西,探询汉地政情,自陈思慕之意。建
满语音译,“重兵”之意,系指炮兵。后金天聪八年至顺治十七年(1634—1660),满汉语均用以称谓汉军一旗及八旗汉军。天聪五年(1631)春,后金汉匠首次铸造红衣大炮成功,共得40门,遂以佟养性统辖八
唐代南诏第十一世王祐世隆(一作酋龙、世隆)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嗣位时所称国名。唐乾符五年(878)其子隆舜改称大封民国。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