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察剌秃山卫”(2477页)、“者剌秃卫”(1349页)。
古人类化石。1972年冬发现。因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街仙人洞出土,故名。出土有5枚晚期智人牙齿。牙齿特征、尺寸大小,特别是其中右下第一或第二臼齿的咬合面,具有“十”字形结构,长宽指数在现
见“热西丁”(1856页)。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季”。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宗室完颜冶诃之子骨。
见“巴哇簇”(410页)。
982—1054吐蕃佛教后弘期进藏之印度高僧。初名达瓦宁波。梵文名迪巴嘎热施咱纳,藏文译作贝玛梅泽益西,意为“吉祥燃灯智”。藏史通称其为“觉卧杰阿府峡”,意为“佛王阿底峡”,简称“觉卧杰”(佛王或尊圣
旧时瑶族一种宗教仪式。类似古代汉族地区的成丁礼。凡年满十五六岁的男孩,就得为他们举行这种仪式,由“师公”主持。传说古时参加受戒者,要进行多种危险和痛苦的考验,近代以来只须“跳云台”,即“师公”作法后,
明代云南湾甸傣族首领。初受麓川宣慰使思伦法委为湾甸陶孟。永乐三年(1405),升湾甸长官司为州(治今云南昌宁县西南湾甸镇),以其为知州,赐印章、金牌。四年,明廷以湾甸道里险远,改每年朝贡为三年一贡,如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亦孙哥、也先哥、也孙哥、也相哥、移相哥等。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次子。以英勇善射著称。约元太祖二十年(1225),西征还师后,全蒙古那颜贵族聚会于不哈速赤忽时,曾射335
见“斡儿乞纳”(2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