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都统

都统

官名。前秦建元十九年(383),苻坚设少年都统,率领青年兵进攻东晋。末年,少数民族地区统治者以此为官号,有河西鲜卑大都统之称。唐后期设诸道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兵统帅,此后又在都统之上设都都统。辽、金时亦有都统、副都统之名。清代,都统为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一固山(满语音译,意为“旗分”)置固山额真(满语音译,意为“旗主”1人。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设八大臣为固山额真,总理各旗事务,并参与议政。其下设左、右梅勒额真(后改为梅勒章京)各1人。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统一八旗汉字官名,定固山额真汉名为都统,定梅勒章京汉名为副都统,满字不变。世宗雍正元年(1723)又定八旗都统满文印信为固山昂邦,即总管固山大臣,此后终清不改。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下辖参领、佐领、骁骑校、笔帖式等职官。清代在全国重要城市和军事据点设驻防八旗,置将军、副都统等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设副都统。初,将军为当地军事长官,不理民政。后热河、察哈尔副都统分别升为都统,即为各族地区军政长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特别区,亦设置都统为该地区军政长官。

猜你喜欢

  • 北凉武宣王

    见“沮渠蒙孙”(1513页)。

  • 前锋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为各兵种中最精锐者。后金天命间(1616—1626),称之为巴牙喇前哨兵、哨探兵,与敌交锋时令披坚甲、执利刃在前战斗。天聪八年(1634),定名为“噶布什贤(前锋)超哈(兵)”,亦简

  • 格育萨木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敞口小木碗”。其器型、取材、制作工序与※格育雅古相同。只是器物规格比其小的区别。产于西藏门隅地区。当地居民及部分藏族用于喝酒、酥油茶等。

  • 恨基热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恨”意为“树草”、“庄稼”,“基”意为“砍伐”、“收割”。专指服农业开耕、收割的人役。由男女各投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收割季节需向主人赠送

  • 裴满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婆多吐水(一说约今黑龙江省五常县境内)。后该部人均以部名为姓氏。金世祖劾里钵(1074—1092年在位)时,该部首领斡不率众归附完颜部。该姓在金代为白号之姓,受封于广平郡

  • 夺吉汪结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为人干练,办事可靠。光绪十四年(1888),为东科尔,帮仔本公所书算。十七年(1891),为七品扎称营官。二十年(1894),升六品森宗营官。二十三年(1897),调补六品岭噶

  • 训世诗

    参见“玛木特衣”(952页)。

  • 色棱墨尔根

    ?—1680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哈纳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多尔济伊勒登长子。初依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硕垒,驻牧于克鲁伦河,后为喀尔喀所迫,南徙绰诺陀罗海。康熙五年(16

  • 蒙古王公联合会

    又称“蒙古同乡联合会”、“蒙古联合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在京蒙古王公那彦图、贡桑诺尔布、博迪苏等因应辛亥革命局势所倡立的组织。1911年12月24日成立。那彦图任会长,目的在于阻挠清

  • 罗卜藏扎木巴拉

    清代藏传佛教(喇嘛教)僧人。藏族。西藏普宁寺堪布、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三世经师。乾隆(1736—1795)中,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身边堪布诺门罕扎木巴勒多尔济等,因私与俄罗斯贸易,被勒令赴京后,三十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