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走敖特尔

走敖特尔

蒙古族放牧的方式之一。是蒙汉合璧词,意为“移场放牧”,俗称“走场”。蒙古牧民由常年固定的牧场转移到其他牧场放牧,称“走敖特尔”。而固定牧场之间的移动不称走敖特尔。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走场的主要原因是干旱水草不足;或因夏场牧草不佳;或为保护牧场,使冬春间牧畜能有足够的草吃;如遇风雪严寒,牲畜乏食或畜疫,冬季亦走场。主要目的是为牲畜抓膘。通常到尚无人占用的牧场上去放牧,而且事先选定牧场,不盲目走场。届时,以车装载蒙古包及生活用具,驱赶牲畜赴新牧场。若数户在同一牧场走敖特尔相遇,为着共同使用的牧场,采取合牧的形式,彼此轮流放牧;如各自单独放牧,一般遵守约定俗成的惯例,互相关照。走敖特尔实际上是为牲畜扩大牧场的一种措施,也是牧民极为辛苦的游牧方式。

猜你喜欢

  • 吉美丹巴尼玛

    1816—186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47任堪布。藏族。道光元年(1821),被迎至拉卜楞寺坐床,由贡塘·嘉贝样授沙弥戒。八年(1828),入经院。20岁从嘉木样受具足戒。次年参加立宗辩论。十九年(18

  • 封地文书

    见“萨兴噶登”(2010页)。

  • 恰克图互市

    清代中俄贸易交往。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又于恰克图签订划定蒙古地区边界条约。条约第四款规定:开祖鲁海图、恰克图和尼布楚为两国贸易地点,两国商人均可于其地盖房建栅。

  • 斯仁栋日布

    1872—1949民国时期蒙古官吏。内蒙古太仆寺左翼牧场正白旗人。姓抗锦氏,汉名抗锦寿,字绍彭。青少年时期在张家口从师学满、蒙、汉文。30岁时任太仆寺左翼牧场总管。并于牧场创办“蒙养学堂”。1915年

  • 天命

    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1616—1626年,凡11年。

  • 武灵皇帝

    即“完颜亶”(1147页)。

  • 勃得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勃得本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太宗※永兴宫下有一※

  • 察刺秃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察尔图山卫。永乐六年(1408)正月,与秃都河等七卫同时设立。宣德元年(1426)二月,首领撒里本等三人来朝,愿居京自效,命为千户等官。今人考在今吉林省海龙县西察尔图

  • 噶哈河卫

    见“葛可河卫”(2184页)。

  • 不花王

    见“脱脱不花”(20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