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末主
见“耶律直鲁古”(1326页)。
见“耶律直鲁古”(1326页)。
古县名、城名。唐代其城在今四川盐源县。唐武德二年(619),改汉晋以来的定笮县为昆明县,属州越嶲部。《蛮书》卷6:“昆明城,在东泸之西”,“磨些种落所居之地”。东泸水即今雅砻江,其西的
西域古国名。见《汉书·西域传》。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为羌族游牧部落。治呼犍谷,即今新疆叶城南库克牙河谷。地产玉石。两汉时属西域都护管辖,居民从事畜牧业,随畜逐水草往来。东汉时有350户,4000人,
见“朋春”(1482页)。
1382—1445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藏族。下密院创建者,宗喀巴八大弟子之一。生于后藏古尔玛地方。于纳塘寺出家,拜堪钦珠巴喜饶为师,习修各种教法,法名喜饶森格。对香巴噶举教法有较深造诣。永乐八年(
参见“里”(1080页)。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因居于北山(即今甘肃张掖以北之合黎山及北大山)而得名。据《晋书·李玄盛传》等所载,东晋义熙二年(406),南凉秃发傉檀遣人由姑臧(今甘肃武威)“假道于北山鲜卑”,送李玄盛
辽代契丹小字墓志。又作“耶律挞不也墓志”。为一合。刻于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四月。1969年夏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山嘴子乡毛不沟村。现藏赤峰市博物馆。志盖呈盝顶形,四周饰大牡丹花,斜面环刻十二生肖
地区名。在西藏自治区东部古称“野番”、“博窝”。清宣统年间(1909—1911),清朝统治者借口未经“王化”,曾三路进攻该地,是为有名的“波密战役”。辛亥革命事起,驻此地之清军哗溃返藏,1916年藏军
河名。又作潞江,蒙古名喀喇乌苏。藏名鄂尼尔楚。中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源于青藏边境之唐古拉山南麓,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经门工入云南省境,折向南流,经怒山、高黎贡山之间,流经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明清云南土司名。明万历(1573—1620)初年,保山县平戛土舍蒋思孝随军征缅有功,钦授勐板千夫长,世职。乾隆年间(1736—1795),沦于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英勘界,收复勐板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