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王统记

西藏王统记

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原书全名:《(吐蕃)王朝世系明鉴正法源流史》,别译称:《西藏王朝世系明鉴》、《王统世系明鉴》等。元代乌思藏高僧索南坚赞撰。全书共分18品,第一、二品述佛家宇宙观及释迦世系;第三品述中原王朝及蒙古等世系;第四至六品述观世音菩萨功德;第七、八品述吐蕃人种由来及王室祖先事迹;第九至十七品详述松赞干布平生业绩;第十八品述此后历朝赞普(王)及吐蕃王朝崩溃后各地方割据局面形成与佛教复兴等事迹。索南坚赞(1312—1375)出身于藏地区萨迦款氏家族(一说为沙鲁高僧,生于1333年),曾任萨迦寺座主。本书在卷末题记中称:作者于藏历土阳龙年在桑耶寺写成,据题记称作者为“金刚持”,其通篇均为赞颂本人及本书之辞,是年为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因证为作者辞世13年后由其弟子辈整理遗稿成书并补叙于题记中。本书为吐蕃王朝断代史之重要专著,向为藏族学者所推崇重视,书中对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亦祖德赞热巴坚3位法王之文治武功叙述甚详,对藏汉两族友好关系及唐蕃两国联姻媾和均专篇著录;尤其对松赞干布及其臣下开基创业之丰功伟绩之内容占全书之半,后世史籍多以其文为据。本书叙事生动,文笔流畅,然作者将民间传说故事羼入史实并以其佛家观点、论说备加渲染,致使失实。本书有藏文德格印经院刊本104叶,近年有排印本及汉译本多种。国外亦有藏文及转写本印行,并有英、俄、日文各种简译、节译本。

猜你喜欢

  • 白高大夏国

    亦称白高国、大夏国、夏国。西夏国号。党项语音“庞喻领”。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西夏乾祐十五年(1184)刻印汉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等文献中,分别用西

  • 德格

    地名。今德化县。藏名德尔格忒。因更庆寺与德格土司官寨相连,故名德格更庆。在沙鲁里山与宁静山脉之间,中跨金沙江上游。东至绒坝岔与甘孜界,南接白玉县,西至觉雍山与昌都界,北连邓柯。唐为吐蕃地,元为朵甘思都

  • 莫那察山之战

    蒙古部与蔑儿乞部战争之一。莫那察山又作莫察那山、孟察山、木鲁彻薛兀勒山。地在薛灵哥河(今色楞格河)流域,1197年,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结克烈部王罕,大败夙敌蔑儿乞部脱脱(又作脱黑脱阿)于该地,掠

  • 安顺府

    行政区划名。明置。元为普定府,后改普定路,属云南。明洪武(1368—1398)初为普定府。十六年(1383),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万历(1573—1620)时改军民府,

  • 葱莎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和1865年(木牛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中,载明此地应纳差税之项目、数额(包括“当差户全户”和“半户”户主的姓名,及应

  • 河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噶穆卫,并将永乐八年(1410)二月所设古木山卫和永乐十年八月所设可木(河)卫同作噶穆河卫。

  • 席力图呼图克图五世

    1713—1750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出生于内蒙古乌喇特中旗。台吉察罕之子。蒙古族。康熙五十一年(1712),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圆寂后,经寻访被确认为转

  • 敌烈详稳司

    见“敌烈部”(1882页)。

  • 洪俊奇

    1244—1291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茶丘。洪福源次子。幼从军,以骁勇知名。世祖中统二年(1261),雪父冤,袭父职,为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至元六年(1269),率军3千从国王头辇哥平高丽权

  • 铁利

    见“铁骊”(18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