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花翎

花翎

即孔雀翎。清代官员的冠饰。以孔雀翎上的一目晕为一眼,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眼多为贵,以得此种翎顶为殊荣,其中满洲、蒙古官员居多。清初,以宗室亲王、郡王、贝勒的地位特殊,均无戴翎之例;贝子、固伦额驸(※固伦公主配偶),例戴三眼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 (※和硕公主配偶),例戴双眼翎;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以及头、二、三等侍卫,銮仪卫中满洲銮仪使、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前锋、护军、火器、健锐等营中五品以上官员,陵寝总管、各处将军、兼提督衔之巡抚等,俱准戴单眼翎(其中戴双眼者为特赐)。乾隆(1736—1795)中,高宗弘历准亲郡王所请,破例许其戴翎;外任文臣向无赐翎之例,此后亦赏戴之。蒙古“”以下各爵有军功者,自乾隆起亦赏戴三眼以下花翎。

猜你喜欢

  • 海古水

    辽代河名。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北海沟河。女真族完颜部发祥地。女真人本迁徙无常,至献祖完颜绥可时乃徙居海古水旁,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自是以此为根据地,迅速强大起来。

  • 班麻思结

    明代罕东部人。奄章(一作安扎)之子,幼居沙州(今甘肃敦煌)。洪熙元年(1425),从明军征讨曲先部有功,未获赏。宣德七年(1432),陈前功于朝,授罕东卫指挥使,获赏赉,仍居沙州。十年(1435),进

  • 普法恶

    明代僰人反明首领。四川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人。身材魁伟,通汉语,晓汉文。正德十二年(1517),与彝族妇女米浪联合,自称蛮王。率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芒部(今云南镇雄县)、筠连(

  • 顶骨会议

    即“头人会议”,也称“最高会议”。旧时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名。一般逢土司逝世,讨论其发丧和继承问题,或商定大头人的任免等重大事件才召开。除四大“涅巴”(管家)参加外,势力较大的大头人以

  • 泰实

    见“太石”(272页)。

  • 拉锡

    ?—1733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康熙三十年(1691),由亲军授蓝翎侍卫。四十二年(1703),任二等侍卫。四十三年,察探黄河河源,视察河流经流诸处,将目击绘图进呈。四十九年(1710)

  • 五国头城

    即“五国城”(263页)。

  • 苏玉得

    清末新疆塔尔巴哈台回族、哈萨克族人民起义领导人。回族,塔尔巴哈台人。同治四年(1865),因不堪清政府残酷压迫,率当地回族、哈萨克族群众发动起义,曾两次攻进塔尔巴哈台城(今新疆塔城),杀死参赞大臣锡霖

  • 剿定新疆记

    见“勘定新疆记”(1985页)。

  • 毕喜拉格

    见“奶酪”(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