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卜藏丹津之乱

罗卜藏丹津之乱

清雍正初年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反清叛乱。一称“癸卯之乱”。康熙五十六年(171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凌敦多布袭杀拉藏汗。清朝政府为“驱准保藏”,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合青海蒙古诸台吉,分兵两路进藏,逐大策凌敦多布,命拉藏汗旧臣康济鼐治前藏,台吉颇罗鼐理后藏。罗卜藏丹津以未能遂其据西藏遥制青海之初衷,怀怨望,于雍正元年(1723),煽惑青海蒙古各部台吉,盟于察罕托罗海(今青海湟源县西南),令各部“仍故号”,不得复称清廷所封王、贝勒、贝子、公等封号。自称“达赖洪台吉”。以和硕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拒不从命,举兵击败之,迫察罕丹津等,遁居河州、甘州等地。又拒清使谕和,囚清使常寿于军中,遣兵掠西宁附近之南川、西川、北川等地。在其影响下,西宁附近寺院喇嘛,亦“皆披甲执械”,率佃户人等攻城,抢掠焚烧。烽烟遍及青海各地。次年二月,为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平定,遁逃准噶尔。

猜你喜欢

  • 九黎

    传说中古部落名。亦单称“黎”。据说原居南方,分布江汉流域,后进入中原,大致据有今晋冀豫交界地区。是一个有81个兄弟氏族、9个部落的部落联盟,以※蚩尤为其首领。名称始见于《国语·楚语下》。约少皞之世,为

  • 不花帖木儿

    蒙古国勋戚。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孙,※脱劣勒赤与扯扯干公主之长子。元宪宗三年(1253),率斡亦剌兵随蒙哥汗弟旭烈兀西征波斯等地,称万户。其两位姐妹古巴克和完者哈敦为旭烈兀妃。子札乞儿、孙塔尔海均为

  • 新大王

    高句骊国第八世王伯固的谥号。伯固于汉桓帝延熹八年(165)继位,汉灵帝光和二年(179)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蒲察通

    ?—1198金大臣。本名蒲鲁浑,亦作蒲卢浑。女真族。中都路胡士爱割蛮猛安人。蒲察氐,亦作富察氏。初任昭信校尉,授顿舍官,改御院通进。正隆六年(1161),率隆州诸军从海陵王攻宋,又作战英勇,海陵许以“

  • 板凳舞

    苗族舞蹈。流行于贵州黄平、兴义、安龙等地。每逢节日,妇女两手各拿一张小板凳,相互拍击,伴着拍出的节奏起舞。步子轻快活泼,节奏鲜明。快时,情绪激昂。使节日气氛愈加热烈。

  •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

  • 钦居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

    明代官名。简称巡抚辽东都御史。明正统元年(1436)始置。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太监(内臣)均为镇守辽东之重臣。衙门为巡抚都察院,设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又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设行院。职务为提

  • 苗俗记

    书名。①清代吴县贝青乔著。1卷。书中记载贵州“诸苗”之风土情况,辑录单语30余条。对瘴气、放蛊等亦有阐述。特别是记载种植罂粟(又称清芙蓉,即鸦片,自清镇以西,皆有种植)。对研究清代贵州各族状况有一定价

  • 晾马台

    ①指蒙古族牧民用于控马、吊膘的场地。场上立木桩,系以绳索。至秋高马肥之时,将备用的马匹笼以衔辔,控之于桩,不使饮水食草、奔腾。每匹马控三五日或七八日,每日一匹控半天,使之膘实、耐跑、耐饥,再用于作战、

  • 丹津

    ①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号噶尔玛岱青和硕齐。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长子。康熙年间屡遣使向清廷纳贡,获厚遇。因部落繁盛,势力较大,二十二年(1683),清廷允其贡使与噶尔丹、阿玉奇等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