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布
普米语音译。旧时普米族的一种祭水龙仪式。于二月举行,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祭前于村后山麓插一10多丈高的木杆,作为水龙象征供奉,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牛奶、米酒、菜肴,不杀牲。
普米语音译。旧时普米族的一种祭水龙仪式。于二月举行,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祭前于村后山麓插一10多丈高的木杆,作为水龙象征供奉,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牛奶、米酒、菜肴,不杀牲。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
蒙古地区名。亦作幕北。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将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该沙漠带东起兴安岭西麓,西至天山东侧,约宽1000公里,长达2000余公里。此指大漠以北地区。昔匈奴曾据有漠南、漠北之地,汉武帝元狩四年(
唐代吐蕃对五种执事者的统称。藏文称“拉阿”。“拉”,原义为“高尚”或“上”,即后来意为“上师”喇嘛的“上”。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制订社会规范时,此“拉”字应做“首脑”解为妥。据《德乌佛教史》载,“五拉”
宋代南宁州首领。南宁州人。雍熙二年(985)八月,自称权南宁州事蕃落使,遣牂柯诸州首领赵文桥率族众百余人入朝贡方物、名马,并献后蜀孟氏所给符印。太宗授以归德将军、南宁州刺史。端拱二年(989),贻书五
534—593北周、隋朝将领。字万寿。鲜卑贺娄氏(即楼氏)。本代郡人,随元氏南迁,世居关右。魏太子太傅贺娄道成孙,右卫大将军贺娄景贤子。少以骁武知名。仕周,累迁少司水,封思安县子。北周大象(579—5
即“越喜部”(2191页)。
?—923辽宗室。又作剌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首领。字率懒,又作萨剌、撒剌、撒剌阿拨。号北大王。太祖二年(908),任惕隐,掌皇族政教。曾讨乌丸、黑车子室韦,有战功。见兄
见“觉昌安”(1753页)。
?—1798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居吉林。乾隆十九年(1754),由闲散授前锋。三十一年(1766),以前锋校从征缅甸,因功赐号法福哩巴图鲁。三十五年(1770),随征金川。三十七年
元朝乘驿之凭证。又称圆符。有金、银两种。专为军情大事而设。元代驿传一般公事差遣凭※铺马圣旨乘驿,“遇军务之急,则又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元史·兵志四·站赤》)由朝廷铸造,由典瑞院执掌,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