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砫宣慰司

石砫宣慰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天启元年(1621),由石砫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马千乘子马祥麟晋为宣慰使,治石砫(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管辖溪洞蛮民(今土家族等)。明隶重庆府(治今重庆市区),清隶夔州府(治今四川奉节县)。东汉名将马援后裔马定虎于南宋时,以征服五溪蛮之功,受封四川石砫安抚司安抚使。元兴,改称石砫军民府,后复改为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安抚使马克用(马定虎十五代孙)归服,遣子马付德及同知陈世显入朝贡方物。翌年,明改安抚司为宣抚司。后宣抚使马应仁因罪谪戍。宣德五年(1430),以其子马镇为宣抚使。成化间(1465—1487),宣抚使马澄袭职,被杀。十八年(1482),以马徽继袭。万历二十二年(1594),女土官覃氏行宣抚司事,旋由长子马千乘(马克用十代孙)袭职,累功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崇祯时千乘卒,妻秦良玉署司事,以帅部赴重庆平※奢崇明、※安邦彦功,加封夫人。至其子马祥麟袭职时,升宣慰使。清顺治十六年(1659),祥麟子马万年帅众归附,仍授宣慰使。乾隆十七年(1752),宣慰使马孔昭缘事参革,由马光仁护理土务。二十五年(1760),改为石砫直隶厅,降宣慰使为土通判,准世袭,不理民事。二十七年,马图昭袭土通判。四十五年(1780)斥革。次年,命马祐昭仍袭土通判,领号纸一张。民国二年(1913),废土官,降为县。

猜你喜欢

  • 迦坚茶寒殿

    蒙古国大汗春季行宫。又译伽坚茶寒殿,揭揭察哈殿,意为“明亮白色殿”。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北70里。太宗九年(1237)营建于揭揭察哈译(今察罕泊)南,以湖命名,又名扫邻城。春季,诸汗驻跸于此,

  • 元明宗

    见“和世㻋”(1445页)。

  • 巴沙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其族“居牧塞外,去卫治北一百余里。北至大通河,西至北川塞外,东接大通城,广袤五百余里。无庐舍,多罽帐。”其活动范围大体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及门源县南境

  • 鄂罗木咱卜

    ?—180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鄂罗木咱布。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第三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以父兄皆从军,留守办理吐鲁番事务。二十六年(1761),以善理所

  • 霍卓尔巴尔肯

    祖神。又作斡卓尔巴尔汗。达斡尔语音译,“霍卓尔”,意为根子,此指祖先;“巴尔肯”意为“神”。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过去该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霍卓尔”,也有同一村屯的几个氏族共

  • 洞庭山

    见“湘山”(2277页)。

  • 哈萨克台吉

    参见“台吉”(648页)。

  • 项四

    见“项崇周”(1569页)。

  • 四亭瑶

    广西南丹瑶区土司统治时的基层组织。传说瑶族最早迁入南丹时,聚居在八圩、关东(今大瑶寨)、哩乌(今瑶里)、岜地,形成四个部落。土司势力浸入瑶区后,基层设亭进行统治,故名。后人对四亭所在地说法不一:有说是

  • 兰皋戍

    在今甘肃康县境。为氐人所筑,北魏置戍。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北魏裴方明等攻后仇池国君杨难当,难当遣苻弘祖守于此。元徽四年(476),武都国君杨文度遣弟龙骧将军杨文弘伐仇池,破戍兵于此。南齐建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