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生女真

生女真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生女直,《辽史》常以“女直”称之。又因其未编入辽朝户籍,故又称不系辽籍女直。名称含义,当是因其社会发展较慢,相对熟女真而言。来源于黑水靺鞨。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以北,吉林省扶余县以东,包括松花江中下游、牡丹江、绥芬河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一说其地以混同江(今松花江)、长白山为中心,东北迄于今汤旺河以东,东南达朝鲜咸镜北道北部。广义的生女真,包括黑龙江中下游的鼻骨德部、五国部和阿里眉等。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封女直阿海为顺化王,于其地设女直国顺化王府后,生女真遂有顺国女直和生女直部之分。下分众多部落,以完颜部最著名。处原始社会末期,以渔猎为生,过着“野处”的游猎生活,无文字,刻木记事,亦不知纪年。约在北宋初,在绥可率领下,迁到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流域,筑室定居,始务农,出现私有财产及阶级分化。至其首领乌古迺(1021—1074)时,曾受辽封为本部节度使。向辽纳贡无定期,有从征义务。自邻国输入铁器,兵力增强,生产发展,统一附近各部,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至盈歌(1053—1103)时,图们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五国部在内的不系辽籍女真诸部,均被统一,一切皆以完颜部法令治之。1114年,广大生女真群众因不堪契丹贵族压迫,在阿骨打率领下,起兵反辽。次年,阿骨打称帝,建大金国。后,随着反辽和进攻北宋战争的胜利,大批生女真人散布于金朝管辖区域内。金亡后,迁居长城以南地区者,均未返回故地,融合入当地汉族中;留居故地者,成为元水达达路管辖下的居民。生女真,特别是完颜部,在金代政治、军事生活中,起着核心作用。

猜你喜欢

  • 堆穷

    藏语音译,又作宁穷、娘穷,意“小户”、“贫弱户”。此称元代已有。西藏民改前,因劳力弱未被农奴主分予“差岗地”,较※差巴地位更低的一个社会等级。其中一部分仍被固着在所属农奴主的领地内,被分予少量※工资地

  • 寿之

    见“耶律伯坚”(1313页)。

  • 月鲁帖木儿

    ①(?—1329)元朝宗王。又译月鲁铁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五世孙。仁宗延祐六年(1319)封恩王。泰定三年(1326)嗣齐王位。封地在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海剌尔河(今海拉尔

  • 裴安定

    唐时疏勒王。仪凤(676—678)时,其国为吐蕃破。开元十六年(728)唐朝遣大理正乔梦松摄鸿胪少卿册其为疏勒王,后事迹不详。

  • 韩努日

    ?—1895清代循化街子工头人。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光绪二十年(1894)初,乘老教与新教因缠“达斯达尔”(头巾)方式不同而发生争执之机,暗中支持老教,与支持新教的韩老四

  • 韩有献

    ?—1684绰号羊胡子。清康熙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人。黎族。康熙十六年(1677),曾与琼山县黎族首领那义、那嘎等聚众反抗官府。翌年失败后,带领部分群众转入深山,积蓄力量,伺机再起。二十年(1

  • 滦河

    河流名。古名濡水,俗称上都河。发源于阴山山脉之独石口外,察哈尔牧场之巴颜屯图古尔山,西北流,至乌兰城,折东北流,过多伦诺尔之东,至闪电河,折东流会哈柳图河,折东南流与宜逊河、容伊玛图河会,河水清碧,流

  • 吐鹘

    金代女真人常服中的束带。参见“金人常服”(1477页)。

  • 托逊

    即“笃进”(1677页)。

  • 秃黑鲁帖木儿麻扎

    古墓名。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古阿力麻城东门外。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别失八里王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于次年修建。陵墓全部用砖砌成,作穹窿状,无木柱横梁,有暗梯可以登临。高9.7米,正面宽10.8米,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