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书名。东魏杨衒之(一作羊衒之或阳衒之)撰。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并称为北魏、东西魏时期的三部杰作。衒之历官抚军府司马、期城郡太守。洛阳曾为东汉、曹魏、西晋的京都。太和十八年(494),北魏孝文帝又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迁都洛阳,此后40年,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由于皇室崇奉佛教,伽蓝(梵语佛寺)骤增,也是佛教重地。及尔朱荣入洛,杀王公朝士2000余人,当时死事之家多舍居宅以施寺,为死者祈福。永熙(532—534)初,“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东西魏分立,东魏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诸寺僧尼皆徙邺。后东西魏长期战争,洛阳备遭战火破坏。武定五年(547),衒之因事至洛阳,见往昔繁华的洛阳古城,此时“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抚今思昔,感触万端,遂抱着对故都横遭大劫之沉痛心情,撰写此书。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共5篇,追叙北魏盛时洛阳内外伽蓝的兴隆景象,兼叙政治、人物、风俗、民族、地理以及掌故传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书中用细腻的笔触记述城内外著名伽蓝的结构和帝都风物、庭园景色;详尽记载北魏末年契胡尔朱氏拔扈的史实,并对拓跋鲜卑等贵族权豪和僧侣地主穷奢极欲的生活及其贪鄙性格,寓有讥评之意;描述洛阳商市,特别是永桥市和鱼鳖市的繁荣景象,生动地介绍了南北诸族饮食嗜好殊异的风俗。同时,记述了四方诸族归附者居住的四馆(金陵、燕然、扶桑、崦嵫)、四里(归正、归德、慕化、慕义)情况。此外,还据宋云《宋记》、慧生《行记》和《道荣传》,综述宋云、慧生西行求法经过,为研究古代西域及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本书文字简明清丽,颇有特色。传世刻本有如隐堂本、吴琯古今逸史本、绿君亭本、汉魏丛书本、徐毓卿本、璜川吴氏真意堂活字本,照旷阁学津讨源本、吴若准集证本、洛阳西华禅院重刊集证本、李葆恂重刊集证本、唐晏钧沈本、日本大正藏经本、四部备要重印集证本、张宗祥合校本等。1958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范祥雍校注本,1978年和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修订本、校注补本。

猜你喜欢

  • 玛延山卫

    见“马英山卫”(182页)。

  • 杨九乍

    明代“凉山三雄”之一。彝族。万历(1573—1619)前期四川雷波头目。万历十五年(1587),伙同四川邛部土司(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所属腻乃酋长撒假,黄螂头目安兴抢掠营丁、赖因、烟溪等地,掳去李永政

  • 李特

    ? —303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字玄休。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汉中杨车坂,号杨车巴。曹操定汉中,其祖※李虎率众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因与氐人杂居,又称巴氐。东

  • 李离

    ?—309成汉大臣。六郡人部曲督李含子,母为巴人首领李慕女、李特妹。西晋永宁元年(301),舅李特承制后,为将帅。太安二年(303),闻父劝舅李流降晋,自梓潼驰还,与表弟李雄共谋击晋罗尚军。成为李雄心

  • 吴成

    ?—1434明朝将领。原名玛鲁,一译买驴。蒙古族。原籍辽阳。故元辽阳行省右丞通伯之子。洪武二十年(1387),与父随北元全国公观童归附明朝,改姓名,充总旗,数从明军出塞进击北元。建文元年(1399),

  • 乙注车鼻可汗

    见“阿史那斛勃”(1233页)。

  • 春蒐

    畋猎。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帝王和八旗官兵沿古制以三春畋猎称此。乾嘉(1736—1820)间,帝王每于春日“谒陵”毕,驻跸于南苑,遂举行春蒐之典。故俗有春围、秋围之名。齐齐哈尔城水师旗营兵

  • 浩海达裕

    ?—1399明代蒙古可汗额勒伯克的大臣。亦译浩海太尉、郭海太尉。瓦剌绰罗斯(后改称准噶尔)部领主。为人奸诈,阿谀奉承可汗,乱其内政。明建文元年(1399),为谋取蒙古丞相职位,管辖瓦剌诸部,怂恿额勒伯

  • 盛明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起止不详。

  • 迈玛第敏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噶岱默特孙,※阿布都喇璊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授二等台吉。四十一年(1776)父死,受命袭公品级。越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