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盛

杨盛

364—425

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狗之子。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堂兄后仇池国君主杨定率众攻西秦时,受命监国守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杨定兵败被杀后,遂自称征西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仍称藩于东晋。分诸四山氐、羌为二十部护军,各为镇戍,不置郡县。二十一年(396),鉴于后秦姚兴势盛,遣使后秦,被封为镇南将军、仇池公。隆安二年(398),闻拓跋珪称帝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遣使附北魏,封征南大将军、仇池王。次年,遣使献方物于晋,受封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元兴三年(404),桓玄称帝后,又进其为平北将军、凉州刺史、西戎校尉。义熙元年(405),乘巴蜀大乱、汉中空虚之机,遣兄子平南将军杨抚据汉中。后仇池、汉中屡遭后秦姚兴攻袭,惧,遣子杨难当等数十人为质降后秦,受封散骑常侍、都督益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益州牧、武都侯。同年十一月,击败来犯之西秦乞伏乾归军。二年(406),击败后秦姚兴军。次年,以平北将军苻宣为梁州都护入汉中,代杨抚行梁州刺史。桓玄乱平,复通于晋,受封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八年(412),复叛后秦,袭扰祁山,凭险击退姚兴对仇池的进犯。次年,召回苻宣,以梁州还晋。十二年(416),出兵助东晋刘裕攻后秦。永初元年(420),宋武帝刘裕即位,封其为车骑大将军,加侍中。三年(422),进封武都王。卒,谥惠文王。

猜你喜欢

  • 分庄

    解放前四川羌族地区一种主要地租剥削方式。地主把土地租给佃户,收获时,佃户得将地里产物一半交给地主,这是一种高额剥削。还有一种是不论收成好坏,按预先确定租额缴租,俗称“铁板租”。

  • 清安泰

    ?—180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费莫氏。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凉州知府等。五十八年(1793),官湖南衡永郴桂道。六十年,赴保靖等地抚辑苗众,以督饷功,赏戴花翎。

  • 瓦氏夫人墓碑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之墓碑。清嘉庆十年(1805)岑某立。原碑在今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那斗屯附近。碑文中央阴刻竖行正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妃妣瓦氏太君之墓”。是碑为研究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历

  • 倭里罕之乱

    清代咸丰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倭里罕,又称倭里罕和卓,倭里罕条勒,为张格尔弟巴布顶之子。咸丰(1851—1861)初年以前,曾多次伙同卡塔条勒(迈买的明)、铁完库里和卓等煽动叛乱,均以失

  • 余庆县

    县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少数民族杂居区。西晋初,分汉代且兰地置万寿县,为牂牁郡治所在地。隋以其县地扩大置牂牁县,为牂州郡治。唐划牂牁县沿江(今乌江)南岸地置建安县,仍为牂州治。乾符三年(876),以

  • 必力公瓦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亦为地方政权名。“必力公瓦”又译作“止贡哇”。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直孔,兼有农牧两区,又当交通孔道,是止贡噶举教派势力的聚集地,元为13万户之一(《元史》称“密儿军万户府”)。明

  • 诸兄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仅见于《新唐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级“大官”中第八级官名,位于※“上位使者”之下,※“小使者”之上(《北史》等记有※太大兄、※大兄、※小兄为二至四级官名)。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

  • 沟主

    亦称布主。壮语音译,意为“主户”、“主人”。唐宋时邕州羁縻州地区土民对土官的总称,包括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因拥有辖区内全部土地、山林、河流及土民,故称。土民依附在“沟主”的

  • 移剌温

    金初大臣。本名阿撒。契丹族。工契丹小字。太祖天辅三年(1119),奉命将册文译契丹字,与辽交涉。太宗时,随左副元帅完颜宗辅南下伐宋,渡江,任江宁府都巡检。擒宋谍,安百姓,受完颜宗弼(兀术)嘉赏,迁同知

  • 顺德讷

    ?—1758清朝将领。达斡尔族。乾隆十九年(1754),以甲兵从征卫拉特,因功擢侍卫。次年,迁头等侍卫,与俄疆吏斯喀比潭会于额尔齐斯河上,索要叛清的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未果。晋副都统,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