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让
唐末将领。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仲弟。少善骑射,以勇悍著称。唐咸通十年(869),随父讨庞勋义军,为振武都校。乾符(874—879)中,参与镇压王仙芝起义,授金吾卫将军,留京师宿卫,居亲仁坊。三年(876),因兄克用起兵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唐朝遣军夜围亲仁坊捕之,突围,归于雁门。后李克用复被起用,其又入宿卫。广明元年(880),守潼关,为黄巢军所败,奔于南山,匿佛寺,被寺僧杀害。一说当时守潼关将为齐克让,非其事。
唐末将领。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仲弟。少善骑射,以勇悍著称。唐咸通十年(869),随父讨庞勋义军,为振武都校。乾符(874—879)中,参与镇压王仙芝起义,授金吾卫将军,留京师宿卫,居亲仁坊。三年(876),因兄克用起兵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唐朝遣军夜围亲仁坊捕之,突围,归于雁门。后李克用复被起用,其又入宿卫。广明元年(880),守潼关,为黄巢军所败,奔于南山,匿佛寺,被寺僧杀害。一说当时守潼关将为齐克让,非其事。
①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所辖六州之一,已知领盛吉、蒜山、铁山3县。州治在中京西南300华里处,故址或说为今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西北12华里之报(宝)马城;一说在该省靖宇县东北白山镇附近;有说在伊通与双
见“耶律合住”(1310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设置之益实卫均称作伊实卫。
即“乌孙部”(334页)。
书名。清大学士托津等辑编。8卷。该书是清理藩院在辑编《蒙古则例》的同时,根据平定大小和卓木后清廷处置“回疆”事务的各项政令,由尼克通、阿岳禧等整理而成。嘉庆二十年(1815)颁行。初仅有26条。后又陆
清代新疆官署名。光绪九年(1883)置。治所在今新疆乌什城。管理村庄28处、两驿站、13卡伦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2部游牧地。隶阿克苏道。副将驻扎。1913年改为县。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见“中山桓公”(295页)。
见“仆骨”(318页)。
见“楚里”(2348页)。
地名。亦称平南、配拿木、巴囊、巴朗、白拉、白浪木、巴纳木宗等。相传13世纪西藏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纳朗·多吉敦炯两人曾同在此地念经,后取二人姓名之首,合称“白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