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斡亦剌

斡亦剌

蒙元时期对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的总称。汉文史籍又作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均系蒙语oirad异译。初分布于今德勒格尔河至叶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为八河流域。过着以狩猎为主、辅以渔牧的生活,为※“林木中百姓”一部分。人数众多,有“秃绵(万)斡亦剌”之称。分成许多分支,各有其名。属蒙古系族之一支,但由于与周邻突厥系诸部长期交错杂居,在语言等方面又具有突厥系的某些特点。蒙古统一前,其首领※忽都合别乞等屡与札只剌及乃蛮等部联合,反对蒙古部。后归附成吉思汗,随从征讨秃马惕部,招降“林木中百姓”各部。其众被划为4千户,属右翼。元皇庆元年(1312)后归岭北行省管辖。其首领与成吉思汗系世联姻亲,深受器重。部众在蒙、元不同时期离散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元廷供职和参加元朝军队;一部分由于参加阿里不哥和海都等宗王之乱,散居于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有的则早在蒙哥汗三年(1253)就随旭烈兀远徙波斯一带;而留在本土的斡亦剌人,也逐渐向南部草原地区发展,并吸收其他部落形成明代的瓦剌。参见“瓦刺”(287页)。

猜你喜欢

  • 西平公主

    见“弘化公主”(645页)。

  • 拉布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称多县。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为玉树地区格鲁派大寺之一。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意,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在原有萨迦派小寺基础上改建为格

  • 崇青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青色为神圣、高贵、兴旺的象征而尊崇之。与蒙古人对天、地之崇拜有关。青天被视为宇宙万物的崇高无上之主宰,称之为“腾格里”(长生天),遇事“必托着长生天的气力”,无一事不归之于天,故天之

  • 安乐王

    晋代匈奴官号。为十六王之一。分左右。位在左右显禄王之下。为单于辅臣。皆由单于弟充任。

  • 甲兵

    见“马甲”(154页)。

  • 镇南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元二十一年(1284),世祖第九子脱欢始受封。其子老章、脱不花、帖木儿不花及脱不花子孛罗不花先后袭封。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京师绰罗斯

    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京师额鲁特。清代住居北京额鲁特人专称。准噶尔部台吉达瓦齐属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达瓦齐惧,率众遁格登山,为喀喇巴鲁阿玉锡等袭败。复走乌什,为乌什伯克霍集斯诱执,献

  • 金涉

    汉朝官员。匈奴休屠胡(屠各胡)人。汉都成侯※金安上孙,卫尉※金敞之子。初为左曹,后累迁至侍中,向以明经俭节为诸儒称道。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侍中骑都尉,领三辅胡越骑。绥和二年(前7年)哀帝刘

  • 破六韩

    匈奴姓氏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魏王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遣其叔右贤王去卑监国。乘魏氏率部南转之机,去卑遣弟右谷蠡王潘六奚率军北御,兵败,奚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