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种

文种

春秋末赵国大夫。字伯禽(一作子禽)原为楚国郢城人。曾作宛(今河南南阳)令。后仕越为相国,时人多称大夫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被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欲自刎于此。以“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的历史经验劝越王暂且向吴王卑身称臣,以存越国。后出使吴国求和。议和后,勾践及范范蠡等人入吴为质,令其留守越国主持政务。勾践返越后,令其辅理朝政。为振兴越国,与蠡、计倪等人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委国于种,则万纲千纪无不举者”。并向越王陈“伐吴九术”(一说七术),深得越王信服。终于在周元王四年(前472),使越王勾践灭吴雪耻。继佐越王北上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境),使越国称霸江淮。为越国栋梁之材。后对勾践听谗言,乱猜疑极端不满,“内忧不朝”,被奸人诬告图谋不轨,勾践轻信,赐剑令其自杀。故后人云:“种之死也无罪,而越王诛之也无名。”

猜你喜欢

  • 浪速话

    我国景颇族浪速支系说的一种话。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陇川、瑞丽、梁河等县,使用人口约3500人。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境内。以潞西县

  • 烧包袱

    赫哲族旧时祭祖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每逢旧历年除夕,均给死去的先人烧纸,俗称烧包袱。民间认为,是夜死者灵魂回家,晚辈要送其零花钱和食物。烧纸在垃圾堆或灰堆旁,下放茅草,将

  • 豆莫娄

    东北古族名、国名。亦作大莫卢、达末娄。始见于《魏书》,但学术界认为《晋书》中的寇莫汗是其异译,为同一共同体。一说其名为※“橐离”之缓读。源出※北夫余,但出自其中何支认识不同,一说是汉至晋史书有传的夫余

  • 宁悠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中奴隶之一种。其地位与另一类最低级的奴隶“宁更”相似,无任何人身自由与权利。参见“更”(1048页)及“宁更”(625页)。

  • 山羌

    羌部族名。又称南山羌。因居武始、洮阳(甘肃洮河上游)南山而得名。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叛秦,西秦主乞伏炽磐遣左丞相昙达招慰武始羌,征南将军吉毗招慰洮阳诸羌,为羌所败。

  • 归化城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候补知州沈潜修纂。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后成书。手抄本。两函10册,共20卷。卷一参修姓氏、凡例、星度、建置;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职官;卷四山川、学校;卷五典礼、田赋

  • 布库里英雄

    见“布库里雍顺”(471页)。

  • 辽上京残石

    辽代契丹大字石刻。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1965年,在当地征集得契丹大字残石两块,其一正反面皆有字,正面残存10行,约64字,背面磨损甚厉,仅能辨出4字;另一背面无字,正面存8行约52字

  • 诃额仑

    见“月伦”(373页)。

  • 輋官

    参见“抚瑶土官”(10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