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挹怛国

挹怛国

西域古国名。一译哒、挹阗。初名滑国。原为游牧部族。一般认为是与大月氏混血的匈奴人。或认为是车师别种。东罗马史家则称之为白匈奴。初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至天山东部地区。东汉永建元年(126),首领八滑因助汉征匈奴有功,被封为后部亲汉侯。5世纪中叶分布于今阿姆河以南。公元484年,击败波斯。后以王厌带栗陀为国号,称哒。建都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的巴里黑城)。其城方10余里,多寺塔,皆饰以金。风俗与突厥略同,常与柔然通婚。国无车,有舆,多驼马。居民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南北朝时,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30余国皆为其所属。北魏以后,常遣使向中原王朝朝贡。北魏神龟二年(519),宋云赴西域取经途经其地时,曾面见其王。西魏大统八年(542),王摩醯逻矩罗死,势渐衰。后为突厥所破,部众分散,职贡遂绝。至隋大业(605—618)年间及唐天宝(742—756)年间,复遣使贡方物。

猜你喜欢

  • 特勤

    突厥、回鹘等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又译狄银、惕隐、的斤。唐代史籍多误为“特勒”。此号亦非始于突厥,5世纪下半期哒业已使用之。称“敕懃”,即“特勤”。在突厥,其职专统部落,下领兵马,地位

  • 三朝辽事实录

    书名。明王在晋(字明初,今江苏太仓人)撰。17卷。天启二年(1622)三月,作者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坐罪归籍,于崇祯十一年(1638)撰成此书。记事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

  • 元雍

    ?—528北魏宗室。字思穆。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后拜中护军,领镇北大将军。曾娶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为妃。十八年(4

  • 处可汗

    即“吐贺真”(707页)。

  • 呼兰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治所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界兴东道大通县,西邻肇州厅,南连吉林滨江厅阿城县,北接绥化府。辽以前沿革与※龙江府同。辽属生女真及江宁州北境。金属上京

  • 孔雀

    见“破六韩孔雀”(1847页)。

  • 功德司

    西夏官署名。主管宗教事务。有僧人功德司、住家功德司和道士功德司,皆属次等司。以国师或功德司正主其事,下设副使、通判、承旨等。

  • 覃州

    州名。原为吐谷浑居地。北周保定四年(564),雁门郡公田弘大破吐谷浑。天和元年(566),取其地置同昌郡,寻改覃川郡,后于覃川、荣乡2郡置该州。治所在通轨县(今四川黑水县北),境内有甘松山。隋开皇四年

  • 蒙古房

    清官署名。为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机构。主要职掌蒙、回、藏等文字的释译。设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帖写中书16人,均由蒙古族充任。凡颁发诰敕、敕赐碑文、匾额、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皆由其

  • 诺尔布敦多克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诺尔布端多布。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五世孙,※罗卜藏车凌子。初游牧于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遣长子鄂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