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祜文

拉祜文

我国拉祜族使用的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拉祜族原无文字,本世纪初,缅甸传教士为拉祜族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并传入我国拉祜族地区,但使用面很窄,未能在我国拉祜族地区广泛传播,但目前境外缅甸、泰国等地拉祜族仍在使用这套文字。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云南工作组和云南民族学院语文组共同对拉祜语进行了调查。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及云南有关机构又组织了拉祜语的全面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拉祜族文字方案》(草案),于1957年提交给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上讨论通过,同年经中央民委批准试行。拉祜文以拉祜纳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坝一带的语音为标准音,用26个拉丁字母分别表示拉祜语30个辅音、8个元音和5个声调。拉祜语的第1、2、3、4调调值大体相当于汉语的阴、阳、上、去,古汉语的入声字拉祜语读第5调,高降促声为第6调,第7调低平出现频率低,并入第2调。1957年批准试行后,出版了小学课本和通俗读物,得到广大拉祜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后来由于“左”的干扰,中断了拉祜文的试行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拉祜文得以继续试行,取得了较好成绩。培训了师资,开展了用拉祜文扫盲,并用拉祜文开展了广播、电影译配,文艺演出,出版了大量出版物,拉祜文在拉祜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夹谷石里哥

    金将领。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猛安人。女真族。夹谷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由泰州防御判官,累官刑部主事,改蓟州副提控,驻军大名(今河北大名县)。迁翰林待制,为宿州提控。率部镇压山东反金起义军

  • 刘平伏

    西魏起义首领。又作刘平。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原为稽胡帅,后附西魏,官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刺史。大统七年(541)三月,举兵反魏,据上郡(治今陕西韩城县南)。不久,为大都督于谨所败

  • 人头桩

    即“焦”(2250页)。

  • 也儿吉尼

    ?—1368元朝大臣,字尚文。唐兀氏。官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至正五年(1345)擢为内台御史。数劾丞相别儿怯不花不可为相,因出为佥浙西道廉访司事。十一年(1351)迁广西道肃政廉访使。次年,红巾军攻克潭

  • 孝成皇帝

    见“耶律贤”(1302页)。

  • 回回丧葬法

    丧葬制度。行土葬。提倡速葬、薄葬。人死后,最多不能超过三天即埋葬。以早亡当晚葬,晚亡次晨葬为好。主张就地埋葬,俗谓“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当病人危亡时,请阿訇念“讨白”(忏悔词),死后将亡人埋体

  • 白莲教法史

    书名。又名《珠巴教史》或《主巴教史》。《主巴》或“珠巴”即藏传佛教主巴葛举派。主巴活佛白马嘎波(1526—1592,旧意译为白莲活佛)撰。万历八年(1580)成书。作者在主巴噶举诸大德中以精通五明及著

  • 李遇

    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金国方强,常与夏国争夺宋地。正德元年(1127)五月,受崇宗李乾顺命,领兵攻宋威戍城,以金将婆卢火先取,两军战于城下,战不利,乃遗书金将完颜娄室,许以夏国天德、云内归金,

  • 特勒帕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暖帽名。以毡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翅各5寸。男翅两平,饰以海龙水獭皮。帽顶呈红色,饰以纹绣,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如葫芦之半,帽后翅稍垂,顶饰金绒花。

  • 东科尔呼图克图一世

    见“东科尔·达瓦坚赞”(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