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篥
即“觱篥”(2547页)。
即“觱篥”(2547页)。
南北朝时吐谷浑族所建佛寺之一。史载,自吐谷浑王※拾寅(452—481年在位)起,始信奉佛教。梁天监十三年(514),拾寅孙吐谷浑王※伏连筹遣使献金装马脑钟,并表请于双方贸易集散地益州(今四川成都地区)
一称李王渠。西夏时期开凿的渠道名称。相传夏景宗李元昊时期(1032—1048),在汉代高渠、北魏艾山渠的基础上浚修扩建而成。渠首在今宁夏青铜峡县青铜峡镇。引黄河水,沿贺兰山东麓,流经今宁夏吴忠、永宁、
清初白族学者和诗人。字瑶峰。云南鹤庆州(今鹤庆县)人。自幼勤勉,博览群书,工古文,善赋诗。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举,选学正。五十三年(1714),与佟镇、邹启孟共修纂《鹤庆府志》26卷,并收录其诗
亦称“箕子走王朝鲜”。箕子为商末贵族,官太师,是商纣诸父。纣暴虐,箕子谏不听,乃披发佯狂为奴,为纣所囚。其东封朝鲜有二说:一谓在其东走朝鲜之前受封。《史记》载:周武王克商,访“道”于箕子,箕子向武王“
?—1931蒙古族,一译塔旺布里特甲拉、塔旺布里甲拉。号乌鲁希叶勒图诺彦。阿拉善旗人。清札萨克亲王多罗特色楞子。1910年袭父爵。辛亥革命后,依附北洋军阀,任北洋政府蒙藏院总裁。1928年4月22日(
壮族地区原始文化遗迹。位于广西隆安县城东南约17公里的大龙潭酒厂南面,西靠小石山,东临右江,南为一片畲地。1965年发现,1978年发掘。遗址为正方形,自西向东倾斜,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厚约6米的
书名。清毕沅(1730—1797)撰。220卷。沅,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小学、金石及地理之学。宦迹所至
晋代夫余国王。前王※依虑之子。晋太康六年(285),夫余为鲜卑慕容廆所破,父自杀,遂走保北沃沮(故地在今吉林延边地区一带)。及知晋武帝下诏将扶夫余遗裔复国,于翌年遣使至护东夷校尉何龛处,求助还旧国。龛
官名。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主司少数民族事务。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大鸿胪属官。北魏时复置。后废。
书名。清代韩超撰。1卷。作者号南溪,官至贵州巡抚。与胡林翼等镇压咸丰至同治年间的苗民起义。书中较详细地记载咸丰五年(1855),台拱(今台江)等地苗民起事过程。有《振绮堂丛书》本、《韩南溪四种》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