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木加
撒拉语音译,意为“长袍”。清代撒拉族男子服饰。流行于今青海循化等地。其式样与维吾尔族袷袢相同。右衽斜领,无扣,腰系长带。
撒拉语音译,意为“长袍”。清代撒拉族男子服饰。流行于今青海循化等地。其式样与维吾尔族袷袢相同。右衽斜领,无扣,腰系长带。
503—552东魏、梁朝将领、汉国皇帝。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一说为鲜卑化羯胡。少而不羁,见惮乡里。及长骁勇善智谋。由北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后随尔朱荣弹压六镇义军,擒葛荣,以军功擢定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约有8万人,有多多木,多波木和多鲁3大支系,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西巴霞曲流域。今改称尼兴,意为“山里人”。民间传
参见“乌拉牌票”(341页)。
?—180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钮祜禄氏。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监生考取内阁中书。四十五年(1780),获内阁侍读京察一等。五十四年(1789),擢内阁学士等。五十九年(1794),调盛京
?—1650清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崇德五年(1640),随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围锦州,因功授骑都尉世职。七年,擢户部参政。顺治元年(1644),任户部侍郎。二年,以随军进关攻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官之保自明时归附授职,清康熙十年(1671)降清后颁给号纸,无印信,住实大关(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曙光乡石大关)。辖71户,并未赋纳粮石。
1412—1481明代将领。河南新野人。回族。字明道,行伍出身。正统六年(1441)起,从征云南麓川、孟养及福建、湖广等处,累立战功,官至指挥佥事。天顺八年(1464),从征两广有功,晋安庆卫指挥同知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因分布于室韦区域之西部而得名。其位置诸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有详略之别。一般指其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说在呼伦湖(池)至根河一段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一说还包括黑龙江上游地区。今有人认为,
中国古族名。东夷之一。参见“徐夷”(1893页)。
见“成吉思汗”(7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