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土皑葛蛮
地名。即“得胜陀”之地(在今吉林扶余县徐家店乡石碑崴子村东北3公里处)。女真语音译,“忽土皑”意为“有福”或“得福”,“葛蛮”意为“关隘”或“关口”,合为“得福的关隘”或“吉祥的关口”之意。因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于天庆四年(1114)在其地誓师举兵反辽时曾出现种种祥兆,故女真语以之命名此地。详见《大金得胜陀颂》(99页)。
地名。即“得胜陀”之地(在今吉林扶余县徐家店乡石碑崴子村东北3公里处)。女真语音译,“忽土皑”意为“有福”或“得福”,“葛蛮”意为“关隘”或“关口”,合为“得福的关隘”或“吉祥的关口”之意。因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于天庆四年(1114)在其地誓师举兵反辽时曾出现种种祥兆,故女真语以之命名此地。详见《大金得胜陀颂》(99页)。
?—1664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后金将领武理堪次子。年15,从太祖努尔哈赤征蒙古有功,授侍卫兼管佐领事。天聪九年(1635),从多尔衮征察哈尔,收降林丹汗子额哲。入明边,败明兵。崇德元年
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反抗交趾侵略和宋朝压迫的武装起义。北宋初年崛起于红河流域的李氏王朝(史称“交趾”)乘北宋面临北方西夏、契丹压力,无暇南顾之机,不断向宋所辖邕州羁縻州县峒扩张。入侵广源州,掠夺矿产
见“捺钵”(2037页)。
即“祐世隆”(1766页)。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新疆识略》作纳木干。清代浩罕汗国四城之一。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纳曼甘。乾隆二十四年(1759),内附清朝。光绪二年(1876),被沙俄吞并。
元代掌驿传的中央机构。太祖时始置站赤,太宗进一步完善,至元代,全国遍设驿站。世祖至元七年(1270),立诸站都统领使司掌其事。十三年,改为通政院。十四年,分置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
?—1352元朝官员,唐兀人。字时中。元统元年(1333)进士。累官京畿漕运副使,出知安陆府。至正十二年(1352),蕲州曾法兴军犯安陆,募兵数百,帅以拒之。旋被攻破,军民溃乱,乃朝服公堂,喻曾军以逆
西夏冶铁管理机构。景宗李元昊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设于夏州(今属陕西靖边),东境距黄河80里处。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建和林路,置和林路总管府,治所在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和宁路,置和宁
见“麦秀·楚成嘉措”(9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