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罕
即“达犴”(1901页)。
即“达犴”(1901页)。
近代广西壮、汉等族农民革命战争。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北上后,清军和地主武装卷土重来,反攻倒算,社会矛盾益加激化,农民武装起义彼伏此起。咸丰二年(1852)初,永淳(今属横州)天地会首领李文彩
石刻名。亦称“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为哀悼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石刻。有汉字和契丹小字刻的各一合。刻于乾统元年(1101),1930年出土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西陵即永福陵中,现
见“额敏河”(2532页)。
蒙古寺庙财产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寺庙公共念经收入、施主的布施、化缘所得,包括土地、牲畜及其收益和寺庙的各项支出等。一般设※德木奇主之。下设※尼尔巴,尼尔巴下设翁卜,各有专司。
参见“闽濮”(1727页)。
1907—1931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字权忠。河南省济县人。回族。幼聪颖好学,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冯玉祥创办的陆军测量学校,通阿拉伯文和英文。后到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任参谋。1931
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族对猎取商品性野兽的统称。主要指打鹿茸活动。鹿每年脱角一次,农历二月开始长新角(即鹿茸),当青草长到一寸多高时(约在四至六月间),是猎取鹿茸的最好季节。打红围常采用“蹲碱场”、“
清代以上三旗包衣人组成,供皇宫兵卫、体役之需。京师内府三旗,初隶领侍卫内大臣,后统于总管内务府大臣。每旗设5参领、5满洲佐领、6旗鼓佐领,正黄旗加设2朝鲜佐领,正白旗加设1回人佐领(又加设一“番子佐领
西南古族群名。包括松外蛮、河蛮等部。“松外”为古城名(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泛指唐初居于今盐源以南至云南洱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成分主要为白蛮和乌蛮。据《通典》、《新唐书》等书引录《西洱河风土记》云:该族
唐朝官员、地方割据者。高丽人。省称“师古”。※李正已孙,父※李纳。受唐册封,屡据齐鲁之地为乱。贞元八年(792)纳死,军中请其代父位,唐授以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复为右金吾大将军同正、平卢及青淄齐节度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