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岐沟关大战

岐沟关大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重要战役。岐沟关在今河北省涿县西南。辽圣宗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为取幽燕,再度北伐,遣大将曹彬等率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田重进等军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北);潘美、杨业军出雁门(今山西代县北),三路进攻,来势猛烈。两、三月中,东路军攻下固安、涿州;中路军取飞狐、灵丘、蔚州;西路军破寰、朔、应、云等州。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见形势紧迫,亲赴南京(今北京)督战。四月,宋军主力北渡拒马河与契丹军对阵,南北列阵六、七里,声势浩大。五月庚午,两军在岐沟关展开大战,契丹军大败北宋曹彬、米信军,追至拒马河,宋军溺死者不可胜计,溃军奔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镇),又为契丹军攻击,死者数万,史载弃戈甲若丘陵,可见战况之猛烈。此战,契丹军获取大胜。辽圣宗以军捷,遣使分谕诸路京镇;诏诸将校,论功行赏。己卯日,次固安(今河北固安县)南,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庚辰日,以所俘宋人※“射鬼箭”。七月,又在飞狐口大败宋军,致使宋北伐再告失败。从此北宋再无力北伐,燕云地区终未得收复。

猜你喜欢

  • 俱德建

    见“久越得犍”(129页)。

  • 舍毕

    历史上蒙古族对学生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明代萧大亨《夷俗记》载:“学书者,曰舍毕,此弟也”。蒙古族历来尊师,旧时,学生从师,初见面时,持羊酒,行叩首礼拜师,日后每天见师学书,亦行叩首礼。待学成后,按蒙古

  • 准噶尔炮

    准噶尔兵器。初以铁为腔,中施硝磺铅弹。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架于骆驼背上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置于木架上施放。后改用铜料制作。相传其造炮技术的进步,与被俘的瑞典军官雷纳特有关。他曾为策妄阿拉布

  • 隋征高丽

    隋对高丽的数次用兵。始于隋文帝,炀帝继之,兴师凡4次。隋开皇十八年(598,高丽婴阳王九年),文帝因高丽王元率高丽、靺鞨之众万余骑侵辽西,命汉王杨凉为元帅,总水陆两军30万讨之。因军粮不继及元遣使谢罪

  • 兀者讨温千户所

    见“兀者托温千户所”(112页)。

  • 元孝友

    ?—551东魏、北齐官员。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兄临淮王元或无子,遂袭爵。累迁沧州刺史。为政温和,明于政理,提出“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设赏格以擒奸盗,行典令以示朝章”

  • 乌惹

    见“兀惹”(107页)。

  • 科卜多

    参见“科布多”(1674页)。

  • 山讹

    参见“横山羌”(2487页)

  •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