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树故事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和哈尼族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传说。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百姓流亡,有5家傣族和7家哈尼族逃至黑龙潭附近,时一片荒凉,野兽出没,12户人家一起栖于大树上,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两族人休戚与共,和睦相处。日久,人口繁衍,树上无法容纳,遂各自迁至别处。但分散的各家,每年都要定期来此大树下欢聚一次,杀猪宰羊祭树,称其为“山神树”。祭祀时两族人轮流推举一长者主持,如遇丰年,认为主祭人祷告有功,酬以鹿角、熊胆、麂腿之类的猎物珍品。久之,主祭人由轮流推举变为固定职务。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和哈尼族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传说。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百姓流亡,有5家傣族和7家哈尼族逃至黑龙潭附近,时一片荒凉,野兽出没,12户人家一起栖于大树上,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两族人休戚与共,和睦相处。日久,人口繁衍,树上无法容纳,遂各自迁至别处。但分散的各家,每年都要定期来此大树下欢聚一次,杀猪宰羊祭树,称其为“山神树”。祭祀时两族人轮流推举一长者主持,如遇丰年,认为主祭人祷告有功,酬以鹿角、熊胆、麂腿之类的猎物珍品。久之,主祭人由轮流推举变为固定职务。
见“却藏南杰班觉”(982页)。
即“格节”(1805页)。
契丹符契。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始制。以金属铸成,鱼形,一般长6寸,分左、右两半,各有字号。凡国家有事,调发军队,以左半先授守将,使者执右半,待使者见守将后,经验证,大小、长短、字号全合,然后发兵。事毕,
即“郭道甫”(1904页)。
西夏职官上品封号。西夏语音“领宁令”。在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处于皇太子位下,与俱足封号同一等级。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于越人。传说先世为越王子孙,因避楚,举族迁丹阳乡,更姓梅。周末,散居湘沅。秦时,随族人徙南海台岭。秦末,番阳令吴芮叛秦,甚得民心。闻知,令族人户出壮丁1人,“编为什伍”,投奔吴芮,劝芮
即“蛮书”(2272页)。
指旧时云南沧源班洪寨头人的辖区。系当地一种流行称谓,不是科学定义的部落。班洪寨原属南板管辖,后在胡姓头人领导下先后征服南板、富贡、焦山、老厂等势力较强的大寨,邻近各寨也相继归附,到解放前夕共辖77寨1
金代谋克名,在蒲与路之北3千余里,即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侧巴金诺城。是金代北面最远的地方。
西辽德宗天佑皇帝耶律大石年号。约1131—1133年,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