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龚语

尔龚语

又称道孚语。四川省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炉霍、新龙等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马尔康等县。使用人口约4万多。尔龚语分西部、中部、东部、北部4个方言,方言间不能通话,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差别不明显。语音特点有:复辅音很丰富,一般均在200个以上,分二合和三合两类,由前置辅音、基本辅音和后置辅音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单辅音在40个以上,塞音、塞擦音、擦音均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舌叶)、舌面中4套,有唇齿部位的擦音和小舌部位的塞音、擦音。边擦音有清浊之分。单元音一般有10多个,有的方言分卷舌与不卷舌两套,有的方言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未发现长短、松紧对立现象。复元音有二合和三合的,二合复元音以后响为主,有少量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复元音,介音有i、 u、 y 3个,辅音韵尾有4—8个不等,没有复辅音韵尾。声调发展不平衡,有两个方言有声调,但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较丰富,虚词和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代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复数、指小范畴,用加后缀方式表达。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多数,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词根元音屈折和添加后加成分等手段表达。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添加前后附加成分、重叠词根等多种形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有丰富的叠音藻饰语,基本形容词词根常采用重叠形式。结构助词比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定指等8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面,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状语放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复合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成分,有一定数量加词头词尾构成的词。合成词的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4类。四音联绵词较丰富。有一定数量的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

猜你喜欢

  • 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共有351974人(1990),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等县。西盟、沧源为佤族主要聚居区

  • 旗民分治

    见“旗民”(2460页)。

  • 主格黎

    古代蒙古萨满教祭祀习俗。古蒙古语音译,意为“以竿悬肉祭天”。据《蒙古秘史》记载,早在成吉思汗的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以前就流行此习俗。祭祀时,全氏族的成员会聚在一起,将牲畜(或野兽)连

  • 阿济卫

    见“阿资河卫”(1228页)、“阿者卫”(1209页)。

  • 正大

    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24—1232年,凡9年。

  • 晋代匈奴十六王

    匈奴官号。共八种,各分左右。即左右贤王、左右奕蠡王(汉代称谷蠡王)、左右於陆王、左右渭尚王(汉代称渐将王)、左右朔方王、左右独鹿王、左右显录王、左右安乐王,凡16等。为单于重要辅政之臣。皆由单于子弟充

  • 哈氏风筝

    中国民间特种工艺。清末民初由北京回回民间风筝艺人哈国良所创制,故名。父子相传,已历三代。今传至第四代哈亦奇。分为硬膀、软膀、拍子、长串、长尾、圆径、折叠等数类,200余种。最大可达丈余,最小只有3寸。

  • 尔朱仲远

    北魏末年将领。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尔朱氏。武卫将军、华州刺史尔朱买珍子。尔朱荣从弟。颇知书计。借荣威势,摹写荣书,刻荣章,与尚书令史通为奸诈,造荣启表,请人为官,大得财货,以资酒色。

  • ?跌骨咄禄

    参见“怀信可汗”(1117页)。

  • 新傈僳文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傈僳族原有一种以印刷体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正反颠倒的拼音文字,即老傈僳文,主要通行于宗教界。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傈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