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

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四座军事重镇。贞观十八年(644)至上元二年(675),唐先后在西域设置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境)、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镇,驻军镇守边疆。隶属安西都护府。永徽年间(650—655),因发兵远戍,粮运困难,曾一度放弃四镇。显庆二年(657),苏定方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复置。咸亨元年(670),为吐蕃攻陷。调露元年复置,都护王方翼驻碎叶,筑碎叶城(今楚河南岸吐克玛克附近,一说在楚伊斯阔叶)取代焉耆为四镇之一。垂拱二年,复为吐蕃攻陷。长寿元年(692),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收复四镇。开元七年(719),唐以碎叶予突骑施苏禄为建牙之地,复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之乱后,唐国力衰微,吐蕃攻陷河陇,西域阻绝,历30余年后终废。

猜你喜欢

  • 詹彬

    清朝诗人。字舜辑,号玉亭。安徽宣城(今宣城县)人。回族。幼年贫苦,随父就读古寺中。雍正五年(1727)为荐举,授贵州镇远知县,署印江县事。督管军务,惩办贪官豪绅,排解汉苗纠纷,安抚苗民,深得民心,升大

  • 乌古出

    又作“乌骨出”。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方言曰‘再休’,犹言‘再不复’也”,即“休再如此”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

  • 还花

    旧时广西大瑶山瑶族地区盛行的一种迷信习俗。从前该地瑶族认为每家所降生的小孩都是“花神婆”送来的,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都得向“花神婆”表示酬谢,故称。孩子到15岁之前要随着年龄增长举行多次,如当地的“茶山

  • 勒苏濮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山苏。原为地名,后演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峨山、新平、元江、双柏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李延信

    宋代党项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从弟。宋雍熙元年(984),随李继迁据夏州地斤泽自立抗宋。向继迁建议弃漠北取银州(今陕西米脂)以求立足。二年二月,继迁取银州后,自任都知蕃落使,权知定

  • 会农县

    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穆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庆源南龙北洞。辽灭渤海后迁其民至今辽宁岫岩县东南洋河附近,将穆州所领4县并为一县,称会农,隶辽开州。

  • 巴尔浑

    见“巴勒滚”(412页)。

  • 青海筹边学校

    学校名。1927年创置。校址位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其前身是“青海蒙古半日学堂”见(1283页)。

  • 汗八里

    即“大都”。

  • 广宁府

    见“广宁府路”(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