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孔木散

孔木散

撒拉语音译,亦作库木散,意为“一个根子”、“一姓人”、“远亲”、“外家”,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远亲组织。也是相当于宗族组织的撒拉族基层社会组织。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一般由3—5个※阿格乃(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近亲组织)组成,多是同祖同父的后裔,个别地区也有不属阿格乃的外来户,逐渐由血缘组织扩大到地缘组织。自成聚落,有公共山林、墓地。以个体家庭为独立经济单位,但在生产及生活上有互相帮助的义务。一家盖房,全孔木散协助,只管吃饭,不计报酬。翻地、播种、收割、打碾等农活,都是以工换工,不另计酬。结婚时,男方的阿格乃、孔木散各户,招待女方的阿格乃、孔木散各户。遇丧事时,同孔木散的人帮助挖坟地。早期内部禁止婚配,近代方允通婚,并有血亲复仇的习俗。在典当、出卖土地时,内部有优先购买权或有权赎回。每个孔木散都有自己的户长,称“哈尔”,主持本孔木散内部事务,另有一学董,参加宗教寺院的管理。在土司制度时期,哈尔之职世袭,后改为轮流担任。解放前随着封建关系的日趋发展,其组织及作用逐渐消失。

猜你喜欢

  • 西太后

    即“慈禧太后”(2407页)。

  • 南诏孝桓王

    唐代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谥号。见“异牟寻”(932页)。

  • 撒拉哈特曼节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又称脑热孜节。主要流行于喀什、墨玉等地。一般在初春举行,意在祈求丰年。届时,亲友欢聚,备酒宰羊,共作“乃玛孜”(祈祷),吃“抓饭”(帕罗)。饭后,青年男女一起跳“赛乃姆”舞,唱欢

  • 领卢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即枢密之西夏语译名。后世称“蕃官名号”。

  • 失拜烟答

    ?—1516明代哈密回回都督。又译失伯颜答。初为都督佥事,自弘治七年(1494)始,与写亦虎仙共管哈密回回部众。正德元年(1506),奉忠顺王陕巴命至京贡马驼方物,署都督同知。曾暗通土鲁番。十一年(1

  • 贝和诺

    1647—1721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尚书济席哈孙。康熙二十四年(1685),由户部郎中兼佐领迁大理寺卿。三十五年(1696),奉命往山东经理闸河,任内封闸蓄水,启闭以时,益于漕运,受康熙

  • 婆猪江

    见“佟佳江”(1095页)。

  • 出密万户

    见“曲弥万户”(787页)。

  • 铁铉

    1366—1402明朝大臣。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回族。洪武(1368—1398)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官。处理明断,善决疑案,奏对详明,深得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诏令两法司疑狱尽

  • 阿旺脑吾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隆吾扎巴。初入夏琼寺修习佛法。17岁赴西藏,于色拉寺结扎仓学习。25岁获林赛学位。28岁,于拉萨祈愿法会获拉然巴学位。能背诵五部大论,入下密院学习并立宗。返回故乡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