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国志

契丹国志

书名。旧题南宋叶隆礼撰。纪传体辽代史,凡27卷。书成于南宋末至元初。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祐七年(1247)进士,由建康通判历官秘书丞。据书首进书表,书在淳熙七年(1180)上进,这与作者经历和书的内容不符,进书表应为伪作。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证,此书为元中叶人撰,假托隆礼之名。内容凡帝纪12卷,列传7卷,晋降表、宋、辽誓书和议书1卷,南北朝及诸国馈贡礼物清单1卷,杂载、地理1卷,族姓、风俗及典章制度1卷,行程录及诸杂记4卷。卷首还有《契丹世系之图》、《契丹地理之图》、《契丹国九主年谱》、《契丹国初兴本末》。为《辽史》外仅存的记辽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记事多抄录《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新五代史》、《松漠记闻》及现已佚失的《燕北杂记》、《辽庭须知》、《使辽图钞》、《北辽遗事》、《契丹疆宇图》、《契丹事迹》等书原文,分条编排而成。由于成书比《辽史》早,参照了一些已佚史书,故对某些史实的记载有的较《辽史》详确,可补证《辽史》缺误,便于考证《辽史》资料来源等。但因其仅据宋人著作又未能统取之,于契丹著述更未参及,故本末不全,体例不统一,亦有剪裁不当、大段文字重复、记载不确等缺点。有元刻本、清乾隆武英殿本、嘉庆二年(1797)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最通用的是贾敬颜、林荣贵点校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本。

猜你喜欢

  • 李元儒

    见“鼎新律”(2225页)。

  • 八旗通志

    书名。清代记载八旗制度的志书。前后两次纂修。雍正五年(1727)鄂尔泰(1677—1745,满洲镶蓝旗人)等奉敕撰,乾隆四年(1739)成书,题为《八旗通志》初集。253卷。分为八志:旗分、土田、营建

  • 树洛干

    390或394—417晋代吐谷浑王。吐谷浑氏。※视罴子。晋安帝隆安四年(400),父卒,以年幼,由叔乌纥堤继为吐谷浑王。后自称世子。义熙元年(405),吐谷浑遭西秦乞伏乾归袭击,乌纥堤兵败走死后嗣立,

  • 红水河

    河流名。古称“牂柯水”、“骆越水”、“郁林江”。上源北盘江和南盘江,两江于贵州望谟蔗香汇合后称红水河,至广西来宾三江口与柳江汇合,下流入黔江。流贯黔桂地,全长638公里,流域面积33162平方公里。主

  • 阿里雅

    ?—171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布尼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率众附清,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以阿尔萨兰卫宰桑协理旗务,驻牧克鲁伦河流域。三十二年,移

  • 班禅五世

    见“罗桑益西”(1419页)。

  • 和朔奴

    辽代将领。又作奚和朔奴、奚王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后裔。辽景宗保宁(969—979)年间,为奚六部长。乾亨四年(982)九月,迁南面行军副部署。圣宗统和四年(986),率军南下抵御宋太宗北伐,在燕南大

  • 阿史那道真

    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阿史那社尔之子。历任左屯卫大将军。咸亨元年(670)四月,拜逻娑道行军副大总管,以薛仁贵率军5万讨吐蕃,以援吐谷浑还故地。八月,破吐蕃于河口,后为吐蕃将领论钦陵败于大非川,

  •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简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或《三史国语解》。分类诠释《辽史》、《金史》、《元史》中民族语词的辞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史馆史臣奉敕撰。46卷。收词1.1万余条。全书分《辽史语解》10卷、《金史语解

  • 丧轿

    旧时苗族丧葬用具。为出丧必备之物。流行于贵州贵阳、安顺、紫云、镇宁、从江等地。出殡时用以抬棺木。制法:用两根长约250公分、直径10公分的杉木棍,中间用杉木皮做成担架式的垫子,横置3根短棍,使之不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