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港起义

多港起义

清代海南岛黎族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光绪年间(1875—1908),崖州多港峒(今乐东县大安)一带黎人饱尝汉族官吏、地主、奸商和本民族上层的剥削和奴役。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其宗教势力也深入至这一地区,并与当地官府勾结,纵容“教民”利用放高利贷胡作非为,黎人稍有反抗,便被抓到城里关押、拷打,黎人恨之入骨。光绪二十二年(1896),作恶多端的美国基督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到黎村索债,强拉欠债人牛只,被愤怒群众当场击毙。美国传教士冶基善向崖州告状,趁机勒索。知州李怀清奴颜卑膝,令永乐把总何秉钺兴师问罪。二十三年冬,以吕那改为首聚集多港、多涧黎族农民4千余人,一举攻破乐安城。把总何秉钺仓惶从北门逃窜。邻近各峒黎人闻风附从。起义群众乘胜进攻九所、黄流和崖城,“州西大震”,“烽火涨天”。知州李怀清调五营清兵(约千余人)配备洋枪、火炮等武装往多港镇压,遭义军顽强抗击,屡攻不下,后退兵崖城,并以失守城池之罪把何秉钺处决。黎族群众于险阻处构筑坚固栏栅,与清军坚持斗争3年之久。最后迫使地方官府让步,把黎人欠高利贷者之债一笔勾销,并答应官府日后不向黎人随意摊派,使事态得以暂时平息。

猜你喜欢

  • 田镇海

    见“镇海”(2509页)。

  • 耶喇里

    见“夜落纥” ②(1497页)。

  • 噶勒丹锡哷图萨玛第巴克什

    见“阿旺簇勒提木”(1245页)。

  • 花蓝瑶

    部分瑶族称谓。自称“穹咧”,意为“居在山上的人”。过去男女习惯穿蓝色服装,妇女衣服都绣着斑斓花纹,故称。主要散居于广西大瑶山中部和西南部一角。相传其先民从贵州古州(今榕江县)一带迁来。语言属汉藏语系苗

  • 日逐

    ①匈奴官名。为中下级带兵官。隶属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等。地位不固定,各以部众多少确定权力大小及次第高下。匈奴又有左右日逐王之官职,为※六角之一。晋代,则有左日逐、右日逐之分,职位上升,“世为辅相”(

  • 锁儿罕失剌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梭鲁罕失剌、托尔干沙喇。逊都思氏。原附属泰赤乌部,为脱朵延家奴。铁木真(成吉思汗)早年被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禁,得其营救,幸免于难。宋庆元六年(1200),泰赤乌部兵败斡难河(今鄂嫩

  • 玉衡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太宗武帝李雄年号。自公元311—334年,凡24年。

  • 天祚皇帝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青海王旗

    见“和硕特西前旗”(1451页)。

  • 三佛祖

    云南西盟地区拉祜族宗教和政治领袖。清道光至光绪(19世纪)间人。拉祜族。李姓。因传授佛教,以“三佛祖”闻名。当地佤族也视其为西盟地区大头人。曾参加双江、澜沧一带拉祜族农民反清斗争。失败后为逃避清军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