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壮侗语族

壮侗语族

又称侗台(侗泰)语族或黔台语族。汉藏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壮傣、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包括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印度境内的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土语、坎提语和已经消亡的阿含语等。侗水语支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僙话和莫话等。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黎语支包括黎语和村话。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仡央语支包括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木佬语等,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部分地区,与其他3个语支差别较大。壮侗语族现代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声调有舒声调和促声调两类,舒声调一般有6个调类,促声调一般有两个调类,8个调类分别和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一致。仡央语支与其他3个语支的调类不大一致。有带先喉塞音声母?b、?d等。壮傣语支除了有这类声母外,壮语和泰语还有pl、kl等复辅音声母。部分元音分长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多数。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丰富的量词,典型的量词除计量外还有两种作用,一是标明事物的类别,二是代替统摄的名词,接受各类实词或词组的修饰。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外,都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数词、量词修饰名词的词序,各语支不大一致。壮傣语支内的西南组是名词在量词的前面,中部组和北方组是名词在量词的前面,数词“一”在最后,其它数词在量词前面。如:泰、傣“树棵一、树五棵”;壮、布依、侬“棵树一、两棵树”。侗水语支除毛难语与壮语相同外,是数词在量词前面,名词在最后。黎语支的黎语也使用这种语序。如:侗、水、仫佬“一棵树、五棵树。”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宾语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补语在宾语的后面。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壮侗语的系属有不同看法。如美国学者白保罗(P·K·本尼迪克特)等认为壮侗语和苗瑶语在发生学上与印尼语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同属澳泰语系。

猜你喜欢

  • 粤质部

    见“奥失部”(2252页)。

  • 安定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后裔脱欢始受封,其子朵儿只班袭封。

  • 乙旃

    鲜卑姓氏之一。以部为氏。依附鲜卑乞伏氏,同居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一带。随同乞伏国仁起兵。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建西秦,该部乙旃

  • 高州

    渤海王国置。为鄚颉府所辖2州之一(《辽史·地理志》作颉州,疑误)。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在黑龙江省宾县。辽灭渤海后改名遂州。

  • 泸水起义

    清乾隆年间云南傈僳族农民抗清斗争。乾隆十一年(1746),由于不堪忍受清朝官吏和防汛官兵的“恣意凌虐”以及云龙土知州段氏的压榨苛派,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县)秤戛、排把等寨傈僳族农民在弄更扒、密老五

  • 田保富

    明代湖广容美司土官。土家族。容美(治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潮美子。袭父职为宣抚使。成化五年(1469),遣人贡方物不及数,停赏。后致仕。弘治二年(1489),贡马为土人谭敬保等赎罪。刑部以纳马赎罪,轻

  • 左国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山西离石东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北匈奴蒲奴单于所败,奉汉诏,率部入居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顺帝永和五年(140),南匈奴左部句龙王

  • 精夫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或首领的称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代长沙武陵蛮“名渠帅曰精夫”。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曾据险隘起事,攻郡县。后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归降。

  • 沃沮故地

    汉魏时沃沮族所居之地。沃沮族分南沃沮与北沃沮两部分,南沃沮占有朝鲜半岛盖马大山以东,南至今元山以北,北至图们江附近的沿海地;北沃沮分布在图们江北,约有今吉林省和龙、延吉、汪清、珲春等县地。《新唐书·渤

  • 德勒克旺舒克

    ? —1756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亲王素达尼第三子。初授一等台吉。雍正十年(1732),随喀尔喀亲王策楞等败准噶尔军于鄂尔浑河畔之额尔德尼昭。十一年,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