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尔寺

塔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作塔儿寺。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身”。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为中国藏传佛教六大名寺之一。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出生于寺址所在之处,时人据其诞生日的神异传说,初在该地建莲聚塔。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建静修房一座。万历五年(1577),复于塔之南侧建弥勒殿。十年(1582),三世达赖喇嘛至青海,驻锡于此,命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等藏族部落头人合力建成此寺。后又经多次扩建,渐成为拥有殿宇、经堂、扎仓(学院)、佛塔、僧舍等古建筑群36座,占地达600余亩,规模宏大,国内外知名的寺院,是喇嘛教僧人和信众向往的圣地之一。历辈达剌喇嘛和班禅均曾在此寺驻锡。清帝历封该寺阿嘉、赛赤、拉科、色多、香萨等活佛为呼图克图或诺门罕。寺中最大活佛为阿嘉呼图克图。至解放前已传二十一世。历世活佛多至北京,常住雍和宫。最盛时寺僧多达5000余人。寺院建筑多为汉藏结合,形式、造型新颖。寺内保存有宗喀巴遗物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琳琅满目之法器,千姿百态之佛像和浩瀚之佛经与佛学文献。尤以绘画、堆绣、酥油花,称为“艺术三绝”,驰名中外。寺内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并有印经院一所。寺中政务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由总法台主持,下设噶尔克会议和大吉哇。宗教组织由总法台负责,下设总引经师和大僧官,管辖四大学院,各院设有本院堪布,堪布下设格贵(僧官)和经头。较大宗教活动有四大观经法会,燃灯五供节和年终送瘟神活动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北庭都护府

    官署名。唐六都护府之一。武则天长安二年(702),为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分安西都护府置。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辖天山以北诸游牧部落。为唐西域最高权力机关之一。听命于唐朝政府,接受统一领

  • 兴肇

    ?—1820清宗室、将领。镶蓝旗人。满族,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三十年(1765),封二等辅国将军,赏戴花翎,乾清门行走。三十三年,率健锐营兵赴云南军营。三十四年,围攻西僰时受伤,授正白旗护军统领。三十七

  • 步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步站为陆站之一种。置搬运夫运送货物。《经世大典·序录·驿传》:路途“直险,则丁夫负荷”。据《元史·兵志四·站赤》,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所辖有步站11处,递运夫3

  • 华阳国志

    书名。亦名《华阳国记》。东晋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即今四川崇庆人)撰。凡12卷,附属1卷。书成于永和十年(354)。宋以后刻本渐多,现存本以明嘉靖张佳胤刊本和刘大昌刊本为最早,《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 噶勒弼河卫

    见“阿鲁必河卫”(1238页)。

  • 周天孚

    ?—1860清朝将领。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行伍出身,从兄天受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转战两广、江浙,荐保参将。留江苏补用。咸丰九年(1859),奉命入皖南,战泾县太平军,又解金坛之围。十年,太

  • 吐贺真

    ?—46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一作菟害真。郁久闾氏。※吴提子。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父卒,继位,号“处可汗”(意为唯王)。十年(449)初,遭北魏拓跋焘三路大军进攻,兵至涿邪山(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

  • 康古六

    ?—约1588女真族,纳喇氏。又名康古陆、康古鲁。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外妇(一说锡伯女)所生之子。明万历十年(1582年),王台死。与台长子虎儿罕赤争产夺位。以“奸生子”被逐,逃至叶赫部,倚清佳努

  • 玛延山卫

    见“马英山卫”(182页)。

  • 蕃坊

    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的居地之称。唐宋元时期,来中国广州、泉州等地朝贡经商的穆斯林商人众多,或与汉人杂居,或聚居于城市之一隅,谓之“蕃坊”。由蕃长司蕃长统察公事。蕃坊处建有礼拜寺、市场。时广州、泉州、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