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佑庙

圣佑庙

黄帽派喇嘛寺。藏名“吉金铃”。蒙古名“博达夏格松”,意谓“圣仁仁慈之庙”。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城西北。相传始创于13世纪初。后经六次迁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一说为1886—1890)始移今地。全庙有八座建筑物,成对称布局。中轴线上有照壁、前殿、大殿、后殿。左右各有硬山顶配殿、八角形平面双层双檐亭楼,颇富寺庙特色。解放前有喇嘛315人,由大喇嘛住持。解放后减至150—160人。今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小月氏

    古族名。参见“月氏”(373页)。

  • 乞烈尼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乞列厄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四月设置之乞勒尼卫均改作奇穆尼卫。

  • 商胜

    明初云南武定女土官。彝族。统领南诏三十七部之一武定部。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取云南时率先归附。次年,改为武定军民府(治所在南甸,今武定县东),受命署理军民府事。十六年,遣使赴京贡良马。诏赐诰命、

  • 仆瓦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仆拉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元江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也尔古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一作也尔古的簇。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十一年(1475),其族遣208人赴京贡方物,人数过多,远逾常例。明廷念其远道而来,仍破例依常例给赐。十六年(1480),族人札牟肖等来

  • 塔尔巴哈台

    清代新疆地区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明代为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牧地,后属准噶尔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设参赞大臣,隶伊犁将军。辖区东至乌隆古河,北至额尔齐斯河,南至阿鲁沁达,西至爱古斯哈

  • 那货克

    见“费雅喀”(1771页)。

  • 汤卜赤八万户

    详见“塘波且万户”(2312页)。

  • 白塔子铜镜

    边款刻有契丹大字的铜镜。1958年夏于辽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遗址出土。现藏内蒙古博物馆。八瓣形,外缘直径14.5厘米。镜背中心有纽,纽有系穿。纽周铸花草图案,外圈铸汉字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令居塞

    古地名。在今甘肃兰州北永登县小咸水东岸。有误以为在永登城西北,或说即大通河东岸之连城。《汉书·地理志》:“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涧水即今永登县庄浪河东之小咸水,“涧”、“咸”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