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尔扈特蒙古东返

土尔扈特蒙古东返

民族迁徙事件。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1771、1、5),居住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人民,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侵略与压迫,在渥巴锡汗率领下东归祖国。随从东徙者有33361户,168000余人。自原驻地阿斯特拉罕(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起行,冲破沙皇俄国围追堵截,于乌拉尔高原南部渡乌拉尔河、恩巴河、伊尔吉兹河、图尔盖河、帖萨克河,折而南向,经巴尔喀什湖西南戈壁进入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历尽艰难险阻,于三十六年(1771)五月二十六日,到达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与前往迎接的清军侍卫普济保等相遇。六月末,全部到达伊犁沙喇伯勒(今伊塞克湖北)界,行程万余里,历时八阅月。损失人户数达半数以上。仅存15793户,66000余人。清朝政府令伊犁将军伊勒图、参赞大臣舒赫德悉心抚谕安置。并从内地及新疆各地调集牛羊马驼20余万只、茶2万余封、仓粮4.1万余石、羊裘5.1万余件、布6.1万余疋、棉花5.9万余斤、毡房400余帐、白银20万两救助。渥巴锡率台吉等数十人至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帝,受到隆重接待。渥巴锡被封为卓里克图汗,余大小首领分别授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有差。置其众驻牧于伊犁、喀喇沙尔、科布多等地,各置盟旗设札萨克:曰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盟、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盟、和硕特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在渥巴锡等返归后次年春,原居伏尔加河北岸部分土尔扈特人,渥巴锡叔父年达克,策伯克多尔济叔父阿萨尔虎等也接踵回归。清朝政府按其亲属关系也进行妥善安置,使骨肉团聚。

猜你喜欢

  • 策伯克多尔济

    ?—1778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著名首领。敦罗布旺布之孙,※渥巴锡堂侄。初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渥巴锡袭汗位初,曾至俄国彼得堡活动,希望俄国政府支持其成为汗国首领,未遂。乾隆三十年三月十

  • 感木鲁

    见“哈密”(1630页)。

  • 岳喜卫

    见“颜亦卫”(2525页)。

  • 吐吉

    参见“始毕可汗”(1550页)。

  • 景明

    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年号。500—503年,凡4年。

  • 见“隆舜”(2136页)。

  • 阿里耀卿

    元曲家。省称里耀卿、又作李耀卿。回回人。先世西域人。长年居松江(今属上海市)。曾为学士,或谓集贤院学士。元曲家、音乐演奏家阿里西瑛之父。擅作曲,以散内闻名。作品意境深邃,生动传神。惜多散失。仅有小令《

  • 小峡贝子旗

    见“绰罗斯北中旗”(2142页)。

  • 蒙话报

    刊物名。1908年4月创刊。初由吉林省调查局主办,后由蒙务处主办。是一种具有启蒙性的刊物。以开通蒙民智识,藉以疏通蒙情。月刊,以蒙汉对照,内容有圣谕、历史、论丛、奏牍、时事要闻和市价等。1911年夏,

  • 门强

    藏语音译,意为“流浪不定的人”,又称“打雪猪的人”。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由※差巴(支差的人)和※科巴(意为“需要的人”,有属民之意)分出来的一个社会阶层。流浪的“阁帕尼屏”亦称之。无家产,无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