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勒丹多尔济

噶勒丹多尔济

?—1692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八世孙,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长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随父赴库伦伯勒齐尔盟,授札萨克。二十六年,率宰桑额尔德尼额尔克等贡于清。旋参加大阅,扈驾往觐。二十七年,与台吉额尔济穆岱青御准噶尔丹於特穆尔,兵败,自齐奇尔台归附清朝。二十九年(1690),以同族昆都伦博硕克图衮布遭准噶尔部噶勒丹掠,选兵随尚书阿喇尼赴土拉河援之。三十年,至京朝贡,扈驾至多伦诺尔会盟,封多罗郡王,兼札萨克。赏赐银币、牲畜,并发独石口仓粟赈之。 ②(?—1698)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一译噶勒(尔)亶多尔济。博尔济吉特氏。※鄂齐尔图车臣汗孙。初游牧于准噶尔边境。康熙二十八年(1689),从兄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卒,应其妻及诸宰桑请,奉召徙居阿拉善,辖其众。次年,闻清军征噶尔丹,遣使请从戎效力。时噶尔丹势盛,谋以女钟济海与配,为策妄阿拉布坦遣使劝止。后西藏第巴桑结嘉措召青海诸台吉会盟于察罕托罗海,谋助噶尔丹;辞不往,自率兵百与清军会于布隆吉尔。旋因受属众阿勒达尔哈什哈、恭格嗾使,劫西欣驿驼马,叛附策妄阿拉布坦。三十七年(1698),策妄阿拉布坦引兵欲攻哈萨克,他伪以兵从,中道率众遁库车,被库车维吾尔人击杀。母率余众奔青海,被安置于察哈尔。

猜你喜欢

  • 李元阳

    1497—1580明代白族学者。字仁甫(一作仁夫),号中溪,别号逸民。云南太和(今大理)人。祖籍浙江钱塘,元时远祖李顺官大理路主事,落籍大理,至元阳为第九世,与白族相融。自幼善学能文,学问博通,明习吏

  • 蒲寿晟

    宋元时回族商人、诗者。祖籍西域,先祖经商至广州。父蒲开宗移家泉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梅州。为人俭约,于民毫无所取。以两瓶井水放在案上,激励自己要象清水一样清廉。州进士杨圭赞其“曾氏井泉千古列

  • 大都至上都驿站

    元代两都间驿路之一。一般人从大都(今北京)赴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多经由这条驿路,实际上是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全程约800公里。中统元年(1260),为了在两都间“速取径道”,立望云

  • 无逢州

    唐代招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以大贺氏八部之一独活部为无逢州,以原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隶松漠府。武则天万岁通天元

  • 章朗六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

  • 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3年10月3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三),清朝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塔尔巴哈台签订。共5款,主要内容:1.确定塔城地区从哈巴尔苏(哈巴尔素达巴罕)

  • 乌拉玉兹

    见“右部哈萨克”(460页)。

  • 率宾水

    古水名。即今绥芬河。金称苏滨水,明曰恤品河。皆同音异译。绥芬河有南北二源,南源称大绥芬河,出吉林省东北部盘岭;北源名小绥芬河,出黑龙江省东南部太平岭,二源合流后称绥芬河。又东流至黑龙江省宁安县三岔口北

  • 李继捧

    962—1004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又名赵保忠。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子,李继筠弟。初任职衙内都指挥使,兄死袭职,因不孚众望,致宗族叛离。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弟李克顺率兵袭击,设伏败之,以兵变

  • 乌古论礼

    ?—1219金大臣。本名六斤。益都(今山东益都县)猛安人。女真族。乌古论氏。初充习骑,历任近侍局直长、副使、左卫副将军。因受衮王完颜永成名马玉带,解职,起为蒲速碗群牧副使,累迁武宁军节度。泰和年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