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光绪十六年(1890)新制“清真大寺”横匾一块。大殿面阔5间窄深形,可容500余人礼拜。共分4个勾连搭的屋顶。最前面的卷棚上有两座六角攒尖式亭子顶。第二卷棚上则为一座八角形亭子顶,第三重大殿上是一八角形亭子顶。亭子顶之多,国内罕见。寺东南为望月楼,为六棱体,由东门入楼有78级梯道,可盘旋而上顶端之望台和凉亭。楼高约15米,可远眺呼市全城。寺南侧有碑亭1座,存碑7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教协会均设于此。

猜你喜欢

  • 明通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隆年号。1023—1026,凡4年。

  • 纳克卜伯克

    参见“讷克布伯克”(921页)。

  • 越质诘归

    十六国时期鲜卑越质部首领。以部为氏,故称。又称越质屈机。※越质叱黎之子。初随父居平襄(治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三年(388),本部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被俘,获宥,封陇西太守。十五年,据平襄

  • 阿特沙尔

    清代新疆地区名。维吾尔语“八城”之意。或称南八城。嘉庆(1796—1820)年间起,对塔里木盆地周围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

  • 阿不都·哈林

    1520—1592※叶尔羌汗国第三代汗。※拉失德汗次子。1560—1592年在位。在位期间,继续加强汗权,抑制蒙古游牧军事贵族势力,强调法制,关心一般穆斯林的切身利益,惩治高利贷。每星期有两天公开接见

  • 弩尔哥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 布隆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停放死者尸体的祭坛。起源于鬼魂崇拜。人死,临时在房屋附近搭盖,竹木结构,状如伞。四周插黑、白、红三色旗幡,内挂死者生前衣饰,供食品。若为男子并要挂一牛头骨。置死者于内,

  • 金章宗实录

    书名。金高汝砺、张行简等撰。120卷,内事目20卷。主要记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至泰和八年(1208)十一月章宗一朝有关史事。兴定元年(1217)始修,四年九月成书。内容略见《金史·章宗纪》。

  • 栋素海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杀虎口蒙古驿道上的蒙古站。也写作东素海站。康熙三十五年(1696)十一月,康熙帝曾驻东斯垓,即此地。又称章盖营子。因清代驿站每站设章盖一名,章盖住地称章盖营子。章盖即是章京。栋素海站

  • 陆强

    故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与※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遒侯,赐食邑1570户,属涿郡。死,子则嗣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