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卓尼寺

卓尼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卓尼县。相传13世纪初此地建有一座宁玛派小寺。约元至元六年(1269),帝师八思巴赴京,途经此地,由其随行萨迦格西·希日益西改宁玛寺为萨迦派寺院。明永乐年间,※些地(系杨土司始祖)为寺主。明天顺三年(1459),卓尼第二代土司之弟仁钦龙布,改该寺为格鲁派寺院,并任法台。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卓尼第十代土司罗桑敦珠次子阿旺赤列嘉措任法台。五十二年(1713)受清封为“崇梵净觉禅师”,敕赐“禅定寺”匾额。自此该寺又称禅定寺。五十三年(1714),建参尼扎仓。雍正七年(1729),建居巴扎仓,约乾隆年间(1736—1795)建萨里哇扎仓和崇巴扎仓,形成格鲁派大寺,寺僧达3千名。1912年该寺毁于兵乱。1931年由卓尼十九代土司杨和卡重建,教权由卓尼土司杨氏家族掌握,任堪布,总揽全寺政教事务。其管理体制分堪布系统和法台系统。法台系统分总法台和扎仓法台,分别管理全寺各扎仓之宗教活动及有关事务,总法台由堪布委任,任期3年。下设大格贵(俗称铁棒喇嘛),管理全寺司法及寺规。其下依次有尚书楼、翁则、聂尔哇。该寺主要节日和法会有祈愿大法会、酥油花会、大经堂祈愿法会、晒大佛、纪念宗喀巴圆寂等。该寺原辖5座寺院和44座小寺,分布于原杨土司所辖48旗内。该寺原保存有相传龙树大师亲手塑制的十二转轮王像和绘制的贝叶佛像,印度铸造的天女像、用蛇心檀香雕刻的毗沙门神像、《般若八千颂》贝叶经、卓尼土司先祖些地的保护神贡保像及宗喀巴大师的著作等。曾屡经浩劫,所存无几。

猜你喜欢

  • 嘉木样丹增嘉措

    1754—179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六世。生于隆务的辛勤喀。在青海塔尔寺从却藏图登旺秋出家。后入拉卜楞寺学经。乾隆四十年(1775),赴京朝觐清帝,受到优抚,返回拉卜楞寺。后赴

  • 福陵

    清皇室祖陵。又称东陵。位于盛京城(今沈阳市)东北20里浑河北岸天柱山。为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合葬陵。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病逝,梓宫暂安沈阳城内。天聪三年(1629

  • 昌八里

    见“张堡城”(1182页)。

  • 阿格旺

    1914—1962蒙古族画家。内蒙古察哈尔盟正白旗人。自幼聪慧,喜在地上作画,描绘山水、花木、马牛形象。后进哈敦胡召庙,拜阿日布金巴桑宝为师,复从修缮庙殿的蒙汉艺人学镌刻雕塑技艺。临摹殿堂内千姿百态的

  • 希基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稷子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达斡尔族旧时吃的稷子米,将稷子加工成米有两种方法,此为其一,即将稷子直接碾磨而成。与另一种经蒸过的稷子米“敖斯莫”不同,有粘性,除作干饭外,还可作糕

  • 晶土尔扈特

    见“旧土尔扈特部西路旗”(524页)。

  • 蒲犁革命

    新疆南部诸族反动国民党统治及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1945年夏,在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及其毗连地区的塔吉克、柯尔克孜、维吾尔等族中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人,经过长期酝酿,成立革命组织

  • 密儿纪

    见“蔑儿乞”(2442页)。

  • 逐水

    古河流名。又作豚水。位于古夜郎国境内。《水经·温水注》曰:“郁水,即夜郎豚水也”。又云:“豚水东北流,经谈藁县,东经牂柯郡县兰且,谓之牂柯水”。汉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发夜郎兵伐南越,下牂柯江,同

  • 诺比

    彝语音译,意为“不好的黑彝”或“软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阶级以血统划分的阶层之一。骨血中掺杂有大量的其他等级或其他民族成分。属此阶层的黑彝无论多富有,亦不能与“诺伯”、“诺低”联姻。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