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努素甫别克·沙依克斯拉木

努素甫别克·沙依克斯拉木

1857—1937

新疆哈萨克族诗人。幼年就读于宗教学校,接受旧式教育。成年时前往布哈拉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并研究东方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和语言。曾精读费尔多西、尼扎米、纳瓦依、加米、福祖利、玛甫尤尼、萨迪等的著作,接受过阿拜的教育,游历过阿拉伯、波斯、土耳其等国,拜见著名诗人和歌手布尔江,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和察哈台语。许多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优秀长诗,如《吉别克姑娘》、《英雄纳扎尔与别克蒂》、《谢力札特》、《哈尔嘎的痛苦》和《鹦鹉故事九十章》、《痛苦与忧愁》等,都经其加工整理出版,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 岳素布

    见“玉素布”(476页)。

  • 振国

    即“震国”(2490页)。

  • 康古鲁

    见“康古六”(2101页)。

  • 卫阎本贵州通志

    即“康熙后贵州通志”(2103页)。

  • 生计地

    清政府划给蒙古族维持生活的土地。清朝政府虽极力限制汉民入蒙地开垦耕种,但汉族农民进入蒙古地区日益增多,耕地范围日益扩大,牧地相对减少,后又由官方实行大规模招垦,牧地锐减,影响牧民收入。为顾全蒙古族的生

  • 步跋子

    西夏军队中党项步兵。多为山间部落的士兵。能上下山坡,出入溪涧,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凡于山谷险要处作战即用之。

  • 布古尔

    ①即“玉古尔”(475页)。 ②见“轮台”(1377页)。

  • 竹园白话报

    报刊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北京回族学者、医生丁子良(号竹园)创办于天津。次年改称《天津竹园报》。宣统元年(1909年)6月出至652期后,改名《忠言报》。鼓吹“君主立宪”,提倡白话文、开通民智、

  • 大礼国

    唐代南诏第十一世王祐世隆(一作酋龙、世隆)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嗣位时所称国名。唐乾符五年(878)其子隆舜改称大封民国。

  • 仲家

    布依族旧称。相传奉调而来,因身穿重甲,与“仲家”谐音,故名。实为黔地上著民族。详见“布依族”(4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