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城
古城名。唐代南诏王异牟寻于贞元十年(794)进攻浪穹诏,击破剑川,设剑川节度使于此城(治今云南剑川县南)。
古城名。唐代南诏王异牟寻于贞元十年(794)进攻浪穹诏,击破剑川,设剑川节度使于此城(治今云南剑川县南)。
解放前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城镇手工业行业宗教首领。负责于集会上带领同行手工业者祈祷,并在一年一度的盛大集会上给大家解读《行书》。因《行书》中部分是用阿拉伯文写的,除宗教职业者外,少有人认识。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司治今阿坝州汶川县涂禹山。统辖藏民和汶川部分羌民。土司祖籍西藏,后迁居董卜韩胡(今宝兴县硗碛乡)。明正统九年(1444),有雍中罗洛思者以藏经进贡,封“加渴瓦寺灌顶觉弘善大国师”。十
见“佑宁寺”(1087页)。
书名。初称《伊犁总统事略》。原为汪廷楷辑编,后经祁韵士改订,嘉庆十三年(1808)由伊犁将军松筠审定。全书12卷。一卷叙清廷统一天山南北及伊犁设防兴屯经过。二卷为天山南北路图说。三卷叙南北路境域、山水
书名。金※王若虚撰。45卷。若虚仕金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微服归里,以家在滹沱河南,自称滹南遗老,以名集。集中有五经辨惑2卷、《论语》辨惑5卷、《孟子》辨惑1卷、《史记》辨惑11卷、诸史辨惑2卷、《新
1685—1756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章佳氏。字仲和、立恒、恒严。康熙进士。五十七年(1718),擢内阁学士。六十一年(1722),擢兵部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充纂修圣祖实录副总裁。雍正元年(1
哈萨克族民间歌手的通称。能随编随唱,即兴歌吟,以“冬不拉”伴奏。在哈萨克族聚居的草原上,每逢节日或喜庆日,牧民都要举办“阿肯”弹唱会。每次弹唱,通常持续数日。先由著名“阿肯”独奏“冬不拉”,之后由男女
位于今新疆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西约10公里的天山脚下。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遗址存房址、灶坑、墓葬。1977年发掘其中6座古墓葬,约200平方米,出土遗物100余件,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石器中磨制石器
参见“闽濮”(1727页)。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东方诸族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扶桑在东,日所出,《山海经》谓“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日所出也”,以扶桑泛指东方,故以此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桥南,御道东。凡东方诸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