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关中回民支队

关中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1940年2月,在“回民救国协会关中分会”的号召和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于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正宁县龙咀子。马全德任队长,马全辅任指导员。原有3个班。1947年初被整编为关中新正县独立营八连,称:“回八连”。翌年2月又编为二十一团二营六连,共辖3个排。以回民为主,也有汉民。初活动于石家湾、解家川一带,主要任务是:保卫群众生产,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发展到整个关中地区。曾经历无数次大小战斗,特别是皮房店、五顷原子、口子头铁王等数次较大战役中,全歼敌人3连,缴获枪支弹药无数。对解放大西北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 灵寿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位于今河北省平山县城东北、今灵寿县城西北。中山武公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灵寿当时为中山国属邑。威烈王二十年(前406),魏文侯之将乐羊攻破顾都,灭早期

  • 玛尔噶朗

    即“麻耳亦囊”(2099页)。

  • 俟利伐

    见“俟利发”(1690页)。

  • 八剌哈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八剌合赤”、“巴剌合臣”。《元朝秘史》释为“管城的”。《元史·兵志》:“司阍者,曰八剌哈赤。”太宗窝阔台时始置,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上都留守司有八剌哈

  • 辟奚

    即“碎奚”(2351页)。

  • 鲜弄

    傣语音译,亦称“布格”,意为“大伙头”。旧时傣族封建土司对其统治下的拉祜等族大头人的封号。如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就由孟连土司加封六个“鲜弄”,发给委任状和礼物。每个“鲜弄”下辖若干“鲜”,意为“伙头”,

  • 马鞭禁忌

    蒙古习俗。凡蒙古人骑马,皆随身携带马鞭,其俗不得将其带入居室或指人,否则即被认为对主人蛮横和有敌意。亦不得以鞭打来袭的家犬,因此举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此俗由来已久,西方旅行家普兰诺·迦宾尼《蒙古行纪》

  • 宗哥城

    吐蕃城名。清译作总噶尔城。今青海平安驿。公元11世纪初,当地吐蕃首领李立遵迎立吐蕃王朝赞普后人唃厮啰为赞普,自立为相,一度成为河湟吐蕃的政治中心。其城分东西2垒,广8里,北依山,南枕湟水。后,成为唃厮

  • 雍虞闾

    即“都蓝可汗”(1817页)。

  • 携壶

    见“穿带壶”(17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