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

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集宁市东南25公里的土城子村。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分内外两重城,内城在外城之东北角内,是官署所在地。外城是工商交易场所。城内有南北两条主干大街,与小巷交错分布。1922年发现元皇庆元年(1312)所建“集宁文宣王庙学碑”一块。遗址内曾出土有“集宁路总管府印”以及生产工具、交通运输的车马具、手工业及生活用品等大量遗物。

猜你喜欢

  • 西凯

    赫哲语音译,亦作“希克”,意为“神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赫哲族萨满的神衣,形似对襟马褂,早年用龟、四足蛇、短尾四足蛇、哈蟆、蛇等爬虫皮拼缝而成,20世纪30年

  • 答剌罕

    见“答儿罕”(2238页)。

  • 兀勒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斡赉城卫,并说清代有斡赉城,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之北,混同江(松花江及其注入后的黑龙江)之南,与摩和啰噶珊相近。

  • 车师六国

    汉西域车师诸国的统称。指东汉时的车师前部、车师后部、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六国。主要分布于今新疆东部地区。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阳嘉四年(135),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车师后部,顺帝以车

  • 伊犁额鲁特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人专称。见“额鲁特营”(2535页)。

  • 察卜齐雅勒庙

    即“仰华寺”(801页)。

  • 顶骨

    藏语音译,意为“佐相”。汉称“大头人”。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村寨的统治者,世袭贵族。多是为土司开拓疆土有功者的后裔,或依附于土司的某地统治者,可参加土司的各级管理机构,如“涅巴会议”,经严格选择可任

  • 王莽赞致内相论赞桑禀帖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205号卷子。此卷原为一整卷,后被分成两页,即伯希和(法国人)487页和488页,统一编号为伯字1205号。阅读时需将两页拼接通览。内容是王莽赞致内相(亦称

  • 俘户

    辽代通过征服战争俘掳来的汉族或其它少数民族人户。去向有三:一成为契丹诸宫卫管辖的蕃汉转户;二为大臣或外戚贵族私有的头下户;三为辽朝州县辖的二税户。

  • 焉耆—龟兹文

    公元3—9世纪居住在中国新疆操印欧语的居民使用的一种古代文字。20世纪初发现于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它所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东支。由于这种语言过去很长时间被认为是“吐火罗语”,所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