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泰

乌泰

1860—1920

清末民初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青年时出家为喇嘛。光绪七年(1881),还俗袭爵,任哲里木盟副盟长。十七年(1891),因私将洮儿河和归流河流域的荒地放给蒙户,自由开垦,违犯《理藩院则例》有关条款,于二十五年(1899),被革副盟长职。二十六年,受沙俄诱惑,私与沙俄勾结,镇压旗内刚布、桑布起义及哲里木盟反帝反封建斗争。二十八年(1902),以私携印信赴哈尔滨会见沙俄外交官,革札萨克职,留任三年以观后效。三十年(1904),擅以旗内矿产、山林作抵押,从沙俄华俄道胜银行借款20万卢布,在沙俄策动下阴谋搞“独立”,由于多数台吉反对而破产。三十二年(1906),又向沙俄借款九万卢布,致使清政府与俄交涉,由大清银行借款归还俄国借款。1911年,外蒙古策划“独立”,1912年,他在沙俄和外蒙古哲布尊丹巴集团的策动下,纠合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拉喜敏珠等封建上层,在噶根庙发动叛乱,遭吉林、黑龙江官兵镇压,逃往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被封为“大蒙古国”刑部副大臣。1913年,率兵窜犯内蒙古东部地区,被击溃。1914年,作为“大蒙古国”代表,参加中俄蒙恰克图谈判。次年,签定《恰克图条约》,俄国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取消“独立”。遂携家归北京,获北洋政府赦免,留京当差,任顾问。

猜你喜欢

  • 师位

    西夏官位。为皇帝之师。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诸王位之下,中书、枢密位之上。有国师、德师,皆与上等司等位。西夏《天盛律令》载,国师之上还有上师。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中国犹太人

    古代移居中国犹太人的总称。元代汉籍称“术忽”或“主鹘”。阿拉伯语“犹太人”音译。因宗教、习俗与回回人相近,入寺时须用蓝布缠头,清代史籍又称之为“蓝帽回回”。从19世纪在开封发现的犹太碑文推测,其徙居中

  • 香蜡田

    旧时土族土地租佃形式。亦称香烟地。始于明朝。流行于青海土族地区。明朝将土田分为官田与民田两种,并以土地作为庄田赐予寺院,寺院再将土地租给农民,收租以酥油和肉类为主,故名。此租为定额租,无论收成丰歉,乃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见“福乐智慧”(2413页)。

  • 鄂尔浑回纥汗国

    古国名。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创建。定都于鄂尔浑河上游※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境内哈喇巴喇哈逊)。前后历15汗。汗国以内9族(九姓回纥)为基础,加外9部构成。汗系为药罗葛氏。唐德宗贞元十年(795)

  • 瓜足夏足

    彝语音译。意为抽子抽女。实际上往往被拉走第二女。旧时四川凉山雷波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地位低于※曲诺(此地称为曲伙或吉伙),高于※阿图阿加的一部分安家奴隶,规定每年为主子服劳役(少量),第二女或其他一个

  • 唐公廉

    清初湖广石梁土官。土家族。石梁(在今湖北五峰县西南)安抚使※唐承祖子。初任下洞长官司长官,后袭父职为石梁安抚使。因与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舜年有隙,被杀。石梁安抚使之职被田焜如夺袭。

  • 安抚处置使

    见“安抚使”(908页)。

  • 奇齐克玉兹

    见“西部哈萨克”(710页)。

  • 黎溪州

    元代旧州名。古无城邑。当地民族称之为“黎驱”,讹为黎溪。初为乌蛮与汉人杂居地,南诏阁罗凤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今彝族)逐走白蛮。大理国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