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丹珠尔

丹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丹”为“丹觉”之简称,意为“”或“经论”,“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一切经论的译文”,又称“付藏”,通称“论部”。内容均为后人对佛经的各种论述或注疏等。以纳唐新版(即颇罗鼐时所刻印者)为例,总计收集论述15类,224函,约3400种。其中赞颂类1函64种;咒释类86函,2640种;般若类16函,40种;中观类17函,152种;经疏类18函,40种;瑜伽类18函,66种;小乘类29函,62种;本生类3函半,8种;杂撰类半函,41种;因明类21函,66种;声明类2函,28种;医明类5函,7种;巧明类半函,25种;世论类半函,12种;西藏撰述及补遗类13函,123种。另附目录1函,1种。从分类看,藏文大藏经全藏并非单一佛经文献,还包括多种学科论著。西藏之显教推崇大乘龙树、无著三家。而龙树本论七十空性与中观并重。汉译本大藏经仅存中观。佛护、月称对中观之注疏,陈那,法称对世亲之业承论述,为汉译本大藏经中所不传或一无所闻,至于密乘仪轨解疏之属,汉译本大藏经所缺尤甚。以汉藏《丹珠尔》相比,汉译本仅为藏译本的八分之一。主要原因系西藏大藏经多为晚世之书,故收书多而广。而龙树、无著及法称之说,流行于中唐以后。各种版本的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所含卷数及文种,在大类方面基本相近,但具体文种及编目次序又有所不同。如北京版(雍正二年),为180出,699部。德格版(乾隆九年)为223帙(函),3559部。在编排次序上,卓尼版《丹珠尔》以明学为首,与布顿、五曲达赖时所编《丹珠尔》经传统次序不同。目前所见主要只有北京、德格、卓尼、纳塘四种版本。参见“藏文大藏经”(2573页)。

猜你喜欢

  • 浑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12宫皆设有瓦里。浑只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瓦里。

  • 大玮瑎

    ?—907渤海国第十四世王。一作大璋瑎。唐乾宁元年(894,一说为景福二年,893),前王※大玄锡死,继位。次年十月,受唐册封。在位时,先有王子大封裔朝唐,与新罗使节在朝会上争座次,唐昭宗裁定新罗居上

  • 慕容希皓

    见“慕容曦皓”(2441页)。

  • 博迪阿拉克汗

    见“卜赤”(18页)。

  • 宗族

    通常指出自同一父系祖先的直、旁系后裔结成的亲属集团。亦称宗亲。《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在中国周代臻于完善。《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 岔道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阎家寺。藏语称“扎西坚巴南杰林”,意为“吉祥弥勒尊胜洲”。在甘肃临潭县龙阎乡。据《安多政教史》载,建于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时期,建寺时得到卓尼寺和卓尼杨土司的支持

  • 瑚噜木什

    清卫拉特蒙古青海和顾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硕实汗第七子。驻牧青海和硕特右翼,为青海和硕特8台吉之一。顺治六年(1649),因助清军讨河西并招降西宁城,获赐“巴图尔额尔德尼岱青”号。为清外札

  • 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历史悠久,早在1206年蒙古国建立前已盛行。优秀的摔跤手被尊称为“孛阔”(蒙古语意为“力士”)。据史载,成吉思汗从父不里及蔑儿乞部赤勒格儿均享有此称。旧时与赛马、射箭合称为男子

  • 完颜宗隽

    ?—1139金宗室、开国功臣。本名讹鲁观,亦作蒲路虎。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子。有勇力,善射,关心百姓疾苦,博得各族支持。天会十四年(1136),为东京(今辽阳市)留守,镇治渤海。天眷元年(113

  • 和买

    官府强行购买民间货物的措施。源于唐、宋,金、元沿之。元代,凡军用马驼、料草,宫廷所用缎疋、皮货等,均按户等高下,田产多寡分摊,诸色户与民均当。军、站户一度获免,以钱助民和买。其制弊端甚多,由于官府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