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系群
以某个男始祖或女始祖之后裔组成的单系继嗣群体。基本特征为;实行外婚制,在本世系群内不能通婚;始祖明确,系谱清楚;由若干近亲家族按系谱连结组成血缘村落;有头人负责领导生产、分配和组织集体活动;耕地共有,财产在内部传继;各家庭之间及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赡养孤寡的义务;依系谱关系深度大小不同,在大世系之下还可形成二个以上的小型世系群。台湾北部阿美人中,母系大世系群较盛行,南部是在母系氏族内,包含二三个世系群。独龙族和僜人都存在过父系世系群组织。台湾排湾人还有母系与父系并存的双系继嗣群。
以某个男始祖或女始祖之后裔组成的单系继嗣群体。基本特征为;实行外婚制,在本世系群内不能通婚;始祖明确,系谱清楚;由若干近亲家族按系谱连结组成血缘村落;有头人负责领导生产、分配和组织集体活动;耕地共有,财产在内部传继;各家庭之间及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赡养孤寡的义务;依系谱关系深度大小不同,在大世系之下还可形成二个以上的小型世系群。台湾北部阿美人中,母系大世系群较盛行,南部是在母系氏族内,包含二三个世系群。独龙族和僜人都存在过父系世系群组织。台湾排湾人还有母系与父系并存的双系继嗣群。
即“乌纥”(328页)。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果只”,又译作“果直”,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有4※闸撒,名“牒耳葛太保果直”、“老昆令公果直
北魏、西魏大臣。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抚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平远将军窦略子。北魏永熙三年(534),以中军大都督、南城公从孝武帝西迁。后仕至太仆、卫尉卿、汾北华瀛
588—665唐初文臣。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先世鲜卑于氏。隋内史舍人于宣道子。大业(605—618)末年,为冠氏县长,后弃官归乡里。及唐高祖入关,率众迎于长春宫,授银青光禄大夫。后被李世
广西南丹瑶区土司统治时的基层组织。传说瑶族最早迁入南丹时,聚居在八圩、关东(今大瑶寨)、哩乌(今瑶里)、岜地,形成四个部落。土司势力浸入瑶区后,基层设亭进行统治,故名。后人对四亭所在地说法不一:有说是
古地名,一作羊头冈。在今北京市东南。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五月,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为晋军所围后,大燕皇帝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率精兵万人出战,与晋将周德威战于此。击廷槃坠马,生擒之,置于军门。
见“巴思哈”(410页)。
著作名。为埋葬侬智高起义军官兵而作。1篇。北宋狄青(1008-1057)撰。内容记载皇祐五年(1053)正月,狄青率宋军败壮族侬智高起义军于邕州归仁铺(今广西邕宁县五塘),宋军进城后,就战场收尸筑一冢
渤海国将领。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左右卫将军。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与礼部卿大和钧等率渤海民百户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国亡后始投奔)。
明清时裕固族牧区的最高统治者。明朝政府为其颁发管辖八字墩(今青海祁连县境内)一带草原的敕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封为“七族黄番总管”,赐以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世袭相传。掌管该地所有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