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征三岩

三征三岩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其劫掠达赖喇嘛购买之茶包、马匹,并击毙护送人员,清廷令驻藏帮办大臣索琳和西藏噶伦班第达率兵300随同成都将军特成额所遣总兵成德、游击袁国璜赴江卡往剿,执杀其首领安错,将同谋白马四朗等监禁于成都。事后,于要隘处,移驻绿营官兵稽查、弹压,令德尔格忒土司酌派大头目协同管束,设守备各员分驻。(2)光绪八年(1882),以三岩历年出劫,巴塘粮员稽志文赴竹巴笼地方,于要路各处派泰宁营兵丁逐段驻防,令土司严缉,驻藏帮办大臣维庆亦派兵查办,共同围攻紫打寨,击毙其首领霞朵。其善后照越嶲夷卡例,令各献头目在巴塘作人质,责成擦纳喇嘛出结具保,三岩为患历百年,经此次调兵查办,终使川、藏大道畅通。(3)以其劫掠递送驻藏大臣公文之台兵加以残虐,撕毁公文,于宣统元年(1909)委知府傅嵩炢率各营兵五路进剿,与自云南还师,途经该地之新军统领凤山会师,合攻,又出示招抚,三岩被肃清。事后,照巴塘例,改设流官管理,纳粮税。

猜你喜欢

  • 万安宫

    蒙古国宫殿名。又作万安阁。位于蒙古国都城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南隅。太宗七年(1235),建和林城,造万安宫,次年落成,蒙古语称“合儿石”,意为“行宫”、“宫殿”。四周有宫墙,周长约2里。宫殿

  • 广西昭忠录

    书名。人物传记。8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被广西各民族义军击毙镇压的清朝文武官员及地方豪绅。为研究近代广西及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

  • 铁骨朵

    见“鬓睹”(2588页)。

  • 岱青

    参见“书库尔岱青”(422页)。

  • 崩龙

    德昂族的他称。亦作崩竜、波龙、波弄。始见于《乾隆东华录》、《征缅纪闻》、《永昌府志》等清代史书及方志。原系傣族、佤族对德昂族的称呼。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其服饰因地不同,故被当地汉族分

  • 称刺光祖

    ?—1221金大臣。幼名八狗,字仲礼。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平章政事移剌道之子。以荫补閤门祗候、调平晋令、卫州都巡河、内承奉押班,累转东上閤门使,兼典客署今。大安(1209—1211)中,改少府少监

  • 撒懒

    ①见“耶律老古”(1309页)。 ②见“耶律敌烈”(1318页)。

  • 赵师范

    ?—1659明清之际甘肃临洮藏族士司。※赵重琮子。天启七年(1627),袭父临洮卫指挥使职。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底定陇右,师范率子枢勷归附,仍命为临洮卫指挥使,正三品。

  • 西院王

    西夏诸王位之一。位在第三。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高平川

    河流名。又名苦水、葫芦川。即今宁夏黄河支流清水河。西晋泰始年间(265—274),鲜卑鹿结部率众7万余落屯于此流域。后乞伏鲜卑祐邻击败鹿结部据其地。东晋义熙三年(407),夏国赫连勃勃大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