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帅
即“耆帅”。
即“耆帅”。
1131—1191金契丹人,字履道。辽东丹王倍七世孙。以通契丹大小字辟国史院书写。世宗时,奉诏以小字译唐史,擢国史院编修官,以女真字译汉文,选贵胄就学。大定十五年(1175),授应奉翰林文字,迁修撰。
清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设。专事重刊先哲遗书,录选举贡百余人,分班校拨。次年改为正谊书院。凡福建举人及恩、拔、副、岁、优五贡,概准与考,每年由督抚亲临甄别,三年后择其材器优异者量予
宋代对水稻害虫稻苞虫的俗称。据《演繁露》载:主要发生在稻初成窠(孕穗)时,其形如蚕,而其色缥青,既食苗叶,又能吐丝,牵漫稻顶,如蚕在簇然,稻之花穗,皆不得伸,最为农害。
209—256三国魏平原(治今山东德州)人,字公明。秀才出身。喜天文,明《周易》,善卜筮。时人凡有灾疾惊迷,多求解之,据云无不验应。曾应何晏之请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何晏称之“此世无双”。又以为晏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置,掌煮皮为胶,供各官署使用。以三班使臣及内侍为监官。
官署名。隋代置常平仓。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隶太府寺,令一员、丞二员、监事五员,掌平籴、仓储、出纳;武则天垂拱初东都洛阳亦置。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
春秋时,宋襄公为图霸而举行的诸侯之会。齐桓公死后,宋襄公执意争霸,宋襄公十二年(前639)与齐、楚盟于宋地鹿上(今安徽阜阳南),要求承认他为霸主,得楚允诺。是年秋,宋襄公邀陈、蔡、许、曹、楚等国君相会
土州名。元为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府。十七年降为州。后废,并入湾甸。永乐七年(1409)复设州,以百夷土首领曩光为土知州。治所在今云南永德东北,直隶云南布政司。
五代晋置。治今甘肃环县,先后为威州、通远军、环州治。蒙古至元七年(1270)省入环州。
见“户部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