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海纪略
书名。清王之春(芍唐居士)编。二卷。就《英夷入寇记》略加删补而成。末附《津事述略》,叙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事。因同治间外交争端日多,欲以此提供政府借鉴。记事得实,叙次有法。有光绪年间刻本。
书名。清王之春(芍唐居士)编。二卷。就《英夷入寇记》略加删补而成。末附《津事述略》,叙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事。因同治间外交争端日多,欲以此提供政府借鉴。记事得实,叙次有法。有光绪年间刻本。
官办电讯机构。清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奏请敷设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遂在天津设立总局,由盛宣怀任总办。紫竹林、大沽口、济宁、清江浦、镇江、苏州、上海等地另设七个分局。架线费用共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
书名。清缪荃孙撰。七卷,外编一卷。内容有晚清吏治、民生、学术文化等。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碑石。今存陕西乾县乾陵。唐文明元年(684)建高宗陵时刻。碑用七块方石垒成,俗称七节碑,上块为盖,下块为底,中五块刻文。武则天撰,中宗李显书。以颂高宗之圣德,故名。一、二、四块存字较多,第三块全部漫漶
①隋初合巴山、新建、西宁等县置。治今江西崇仁县。历属临川郡、抚州、抚州路、抚州府。②唐武德四年(621)析荔浦县置。治今广西荔浦县西南。贞观十二年(638)后省。
春秋时楚国人。楚成王太子商臣之师。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成王欲废商臣,另立公子职为太子。商臣向他问计,乃示意杀父自立,商臣遂率部围成王宫,逼之自杀。商臣继位,即楚穆王,被任为太师,兼掌环列之尹。
唐人所穿对襟短衫,为便服。王建《宫词》:“衩衣骑马绕宫廊。”当时以着衩衣会客为非礼。
春秋晚期晋国赵氏内部盟誓的遗物。用红或黑色颜料将誓词写在圭形的玉石片上,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侯马市东,故名。共出土五千余件,每篇文字长短不一。少者十余字,多者达二百余字。誓词是赵氏族人及下属
官署名。清代内廷传递事件之机构。设立年代无考,位于宫内景运门内,由御前大臣兼管,于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内特旨简派一人掌其事,设章京六人、奏蒙古事侍卫六人。具体职掌详“奏事处”。
明洪武九年(1376)升登州为府。治蓬莱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招远、莱西、海阳等市以东地区。明、清属山东省。1913年废。登极节 见“六节”。
官署名。元代置,简称总制院。掌全国释教,兼治吐蕃事务,设于世祖至元元年(1264),以国师八思巴领之。二十五年,改为宣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