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
宋太宗继位后与赵普共同伪造的文件。据说,宋太祖母杜太后在建隆二年(961)病重时,曾召太祖和宰相赵普,立下遗嘱,以后周幼主(恭帝柴宗训)失国为鉴,命太祖传位于其弟赵匡义(后改光义),太祖表示遵命;由赵普起草誓书,藏金匮之中。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未公布誓书。太祖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却相继被迫自杀或暴死。至太平兴国六年(981),始有发金匮得誓书之说,时赵普已为司徒兼侍中,且在普劝太宗传子不传弟(廷美)之后。其作伪实甚明显。
宋太宗继位后与赵普共同伪造的文件。据说,宋太祖母杜太后在建隆二年(961)病重时,曾召太祖和宰相赵普,立下遗嘱,以后周幼主(恭帝柴宗训)失国为鉴,命太祖传位于其弟赵匡义(后改光义),太祖表示遵命;由赵普起草誓书,藏金匮之中。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未公布誓书。太祖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却相继被迫自杀或暴死。至太平兴国六年(981),始有发金匮得誓书之说,时赵普已为司徒兼侍中,且在普劝太宗传子不传弟(廷美)之后。其作伪实甚明显。
律名。关于官营手工业生产定额、劳动力折算等内容的单行法律。秦“工人程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汉代亦有类似法律,称为“员程”。《汉书·尹翁归传》:“豪强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责以员程
土司名。元置。明洪武后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属新化府。宣德九年(1434)属黎平府。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长官姓欧阳。司治新化寨(在今贵州锦屏县南),管贡寨、孟寨等十一
书名。清谢济世撰。一卷。谢氏雍正年间被滴往新疆阿尔泰军台效力,遂于戍所成此编。多记西北山川物产,间考其历史沿革。其中数条涉及蒙古风俗。有梅庄杂著本。
又作濆泉。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沂南县西南。《春秋》昭公五年(前537):“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蚡泉”,即此。
见“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558—613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字承基。陈时,累官太子舍人、东阳王文学。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炀帝即位,任著作佐郎。进朝散大夫。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他因与玄感交好,受株连
官名。春秋时宋国置,宋国有四乡,每乡一员,掌一乡政教禁令。北周置为地官府民部司下属乡大夫下大夫属官,有上士、中士。隋文帝开皇初,苏威奏置,五百家设一员,理民间辞讼,十年罢废。
南朝梁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人。侯景乱梁,聚乡里徒众讨之。临川内史始兴王萧毅以郡让之;宗人周迪召募乡人从之。所部皆郡中豪族,骄横不法。怨其立禁限制,遂杀之奉迪。
管形火器。清前期造,重型火炮。其炮身分为九节,每节粗细相同,一端刻阳螺纹,一端刻阴螺纹,各节旋合成炮身。炮重七百九十余斤,长五至七尺,载于四轮车上,车中立一半规立木以架炮并有铁柱夹持。装药一斤四两至一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属官,掌三辰之法,以布祭于神鬼,正二命。下设神士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